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的发展,当今的社会相较于20世纪初在各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呈现出众多新的特点。人作为载体,形象地诠释着这些特点。数量众多的流动人口作为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以及经济体制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我国劳动力候鸟式的外出务工流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方式正逐步实现我国的城市化。持续规模化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知识经济带来的社会富裕和进步,人们生产生活发生剧烈的变化,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所有这些在流动人口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离婚率也持续上升。据民政部统计,1980年离婚对数约为34.1万对,2014年则上升为363.7万对,并且自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递增。离婚率的不断升高则引起了不少社会问题。我国传统家庭模式面临着冲击,婚姻家庭对个人的功能受到挑战,婚姻家庭结构面临着严峻考验。有着相似发展曲线的社会流动与离婚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流动人口的婚姻与家庭问题。通过学者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外出务工这一事件对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带来不小的影响,这一事件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尤为深刻。而子女教育及家庭养老等社会问题正是由于婚姻家庭稳定性的下降而导致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探索流动与婚姻稳定性的关系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本文以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为研究主题,分析了流动因素与婚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主要探讨了外出年限、迁移距离、迁出地、迁入地、迁移方向以及在外家庭结构对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其次,本文分析了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对流动人口婚姻稳定系是否存在影响,最终建立了流动因素,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和婚姻稳定性之间的影响路径。文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流动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存在显著影响;二、不同的在外家庭模式对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存在差异,家庭作为一种重要支撑和约束对婚姻稳定性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对婚姻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作为一个调节变量,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在流动因素与婚姻稳定性之间通过其发挥着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