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蛋白微阵列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微阵列的检测技术中,荧光标记法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法灵活等优点,目前应用十分活跃。但因为蛋白微阵列中由于点样绝对量极少,荧光信号很弱,要求高灵敏检测器的同时,急需寻找高灵敏度探针。传统的荧光有机分子作为探针时光化学稳定性差,存在光漂白与光解作用,而在荧光二氧化硅纳米小球中,大量的荧光小分子被包埋在其中,纳米小球亮度高;且由于有二氧化硅网络的保护,其光稳定性也大大增强;纳米小球表面有丰富的硅羟基,极易进行修饰。本论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研究了几种制备荧光二氧化硅纳米小球方法,并试图将纳米粒子作为探针的优越性和蛋白微阵列的高通量特点结合起来,研究将其作为标记探针应用于蛋白微阵列检测的可行性。 论文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生物芯片的研究背景、原因、过程及其发展重要性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在本章中主要介绍生物芯片的定义、分类、构建方法和检测设备,着重指出了作为生物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同时综述了有机小分子、金纳米粒子、量子点、荧光微乳球及荧光纳米小球作探针应用于生物检测的优缺点。 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几种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和比较,它共分为四节。 在第一节中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表征,研究了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所需要控制的条件,如水和表面活性剂量之比m、水和正硅酸乙酯量之比n、氨水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搅拌条件等。为后续的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摸索条件。第二节介绍了FITC偶联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第三节介绍了联吡啶钌掺杂的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第四节研究了FITC标记蛋白掺杂氨基化二氧化硅的制备及性质表征。最后对三种荧光纳米粒子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 第三章介绍了将联吡啶钌掺杂的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应用于蛋白微阵列的检测中。本章重点研究了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条件的优化,以及生物修饰过程中的一些条件摸索;还研究了蛋白微阵列分析条件的优化,包括玻片的处理、封闭条件、点样系统优化、以及扫描系统的条件优化。最后成功的将纳米粒子应用于蛋白微阵列的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工作的主要创新点: 1.能够稳定制备出多种荧光纳米粒子。在本论文中,研究出一种采用不经分离,一次性制备出氨基化、磷酸化的荧光物质掺杂的双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水溶性强、分散性好、形貌归一、亮度高、光稳定性好、表面易修饰。 2.研究了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生物分子的方法。对纳米粒子表面蛋白质修饰的量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一套蛋白质修饰后纳米粒子的猝灭和封闭的方法。 3.成功的将纳米粒子作为探针应用于蛋白微阵列的检测中。并将此标记方法和FITC作为探针作比较,发现以纳米粒子作为探针检测限更低。 问题与展望: 纳米粒子应用于蛋白微阵列的检测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如何保持蛋白质在制备微阵列中的生物活性、荧光纳米粒子亮度虽然相对有机荧光小分子高,但实验中发现用直接法检测时,其检测限还是较其它方法高。 蛋白微阵列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高通量优势和荧光纳米粒子的高亮度,二者的结合,使得我们坚信,这种方法的研究和发展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
其他文献
本论文首先合成了一种新的单茂钛金属催化体系,即五甲基茂基三(2-氯苯氧基)钛(Cp*Ti(O-Ph-2-Cl)3)/甲基铝氧烷(MAO),在此基础上采用该催化体系系统地研究了乙烯均聚合、丙烯均
蛋白质类药物及生长因子在体内容易代谢失活,其控制释放已成为组织工程研究中一个关键环节。微球是近来发展的新型给药体系,它的材料一般是可生物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它既能保护
聚己内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它不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药物通透性,而且和许多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本论文主要研究聚己内酯对通用的高分子材料进
C-X多键加成反应是构建C-C单键的重要合成方法。近年来,有机介质中不对称的C-X多键加成反应,如Mannich反应和aldol反应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巨大进展。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在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界存在的及具有生物活性的氨基酸均为L型氨基酸,然而非天然氨基酸多为外消旋体,D型氨基酸在生理活性
本文合成了一些具有C2-对称轴的手性配体以及相转移催化剂,考察它们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用廉价易得的SnCl2和NaBH4现场产生硼烷,在手性催化剂11的作用下还原潜手性
本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莱克多巴胺的化学合成工艺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谷胱甘肽的化学合成工艺的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从覆盆子酮和对羟基苯乙酮出发,经四步反
最近十几年,聚合物中引入纳米粒子合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在耐热、耐辐射、力学和电学方面的优良特性而倍受关注。到目前为止,有很多种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其中本研
环氧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和有机合成等领域。目前已知的金属卟啉、高价过渡金属如Mn(Ⅴ),Co(Ⅴ),Cr(Ⅵ)及Mo(Ⅵ)等的配合物,通常是烯烃
本论文共分五章研究了茶叶、蔬菜农药残留分析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 第一章,文献综述,主要介绍食品农药残留问题、各种常用的色谱样品前处理方法与技术以及SPME基本原理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