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钠含量是衡量高温氧化铝品级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在耐磨制品及陶瓷应用领域,氧化钠含量的高低对氧化铝制品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有很大影响。而高温氧化铝中的氧化钠来自其原料氢氧化铝,故为了降低高温氧化铝中的氧化钠含量,必须从原料入手。 本文探索了分解温度、晶种量、晶种类型、分解时间等因素对氢氧化铝的氧化钠含量以及产品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间断碳分法制取低钠氢氧化铝,在不同温度下,氢氧化铝中氧化钠的含量会随着晶种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少;在相同的温度下,用自制氢氧化铝做种子制取低钠氢氧化铝的效果远高于普通细氢氧化铝种子;在相同的温度和种子条件下,氢氧化铝中氧化钠的含量随分解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因此,在适当的温度、种子量及分解时间下能够制取氧化钠含量在0.04%左右的氢氧化铝产品。以种分法生产低钠氢氧化铝,在种子量相同的情况下,分解原液的苛性比值(аk)越高且分解温度越高时,制取的氢氧化铝产品中钠含量就越低;在种子量和分解温度均相同的条件下,用微粉氢氧化铝做种子制取的产品中所含的氧化钠比用普通细氢氧化铝做种子制取的产品中所含的氧化钠高;另外还进行了不加种子让溶液自行结晶生成氢氧化铝的实验,虽然得到的产品氧化钠含量很低,但因分解率低而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用种分法制取微粉氢氧化铝,采用多次晶种分解实验,分解完成后再进行提温陈化,可以使氧化钠含量达到0.2%以下,同时产品粒度也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