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保障是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立足于探讨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及评价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所使用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具体研究工作如下:文章首先对社会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与分析。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概念和发展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现状,并结合国外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比较。其次研究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定性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生活质量关系的基础上,选取了12个指标构建了社会保障水平的指标体系。收集全国31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因子分析对社会保障水平进行评价,将12个指标转化为四个主因子。并得出31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因子得分。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参考前人的研究,构建不包含社会保障水平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六大类21个指标,收集全国31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因子分析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将21个指标转化为六个主因子,并得到31个地区的生活质量综合得分。以生活质量综合得分为被解释变量,以社会保障水平指标体系为解释变量,运用SPSS回归分析研究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为0.385。为进一步分析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的各个因子及主要指标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保险覆盖率因子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是0.322,社会保障发展因子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是-0.165。在社会保障水平指标中,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三个指标是工伤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为0.323、0.315和0.308。第三,对我国基于社会保障水平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在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社会保障水平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六大类27个指标,运用SPSS因子分析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将27指标转化为六个主因子,并得到31个地区的生活质量综合得分。排名前五位的是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运用SPSS聚类分析对31个地区进行了分类。本文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