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日臻细致,但是国内一直欠缺对完美主义心理进行量化分析的本土化研究工具.本研究将依据Hewitt博士的理论,对其编制的完美自我呈现量表以中国大学生为适用对象进行修订,检验新编制的完美自我呈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以修订后的量表为主要研究工具,考察大学生完美自我呈现的特点,初步探讨完美自我呈现与自我妨碍和自尊之间的关系.
方法:在某综合性大学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被试,共获得有效问卷1948份.首先对初测量表进行项目分析,项目经筛选之后形成完美自我呈现量表正式稿,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确定大学生完美自我呈现量表的初步结构,再选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法证明结构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选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半相关和重测相关系数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主要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然后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考察完美自我呈现和自我妨碍、自尊之间的关系.
结果:
(1)通过项目分析和初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完美自我呈现量表由21个项目组成.
(2)进一步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含有3个因素,共解释了总变异的42.374﹪.这3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完美自我提升,不展示不完美,和不揭露不完美.
(3)内部一致性分析显示: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半相关和重测相关系数各分量表的分别为.70~.81,.58~.75, .61~.80,全量表的分别为.86,.82,.80.
(4)量表内部相关分析显示,各项目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28-.57之间,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44-.52,各分量表与全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为.75~.86,以上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1).
(5)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该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与测验变量拟合良好,支持该量表的理论结构.
(6)以国内修订的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为效标量表,相关分析显示,两个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是.533,说明修订后量表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7)在对完美自我呈现、自尊和自我妨碍关系的讨论中,相关分析显示:完美自大学生完美自我呈现量表的修订及完美自我呈现与自我妨碍、自尊的关系研究我呈现与自我妨碍有显著正相关,而自尊与自我妨碍和完美自我呈现都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完美自我呈现与自尊都对自我妨碍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8)在对完美自我呈现、自尊和自我妨碍的各分量表进行讨论时发现:除了完美自我提升与自我妨碍和自尊以及自尊量表中的自我贬低分量表不存在显著相关,完美自我呈现与自尊分量表中的自我肯定分量表不存在显著相关外,其它各量表都呈现显著相关.
结论:(1)本研究初步完成了大学生完美自我呈现量表的修订工作,且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该量表结构较为合理.(2)信效度研究表明,该量表的同质信度、重测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3)大学生的完美自我呈现和自我妨碍存在显著正相关.(4)大学生的完美自我呈现和自尊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5)大学生的完美自我呈现和自尊对自我妨碍有一定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