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蕊花糖(verbascose)是一种在蔗糖的葡萄糖残基一侧以α-(1→6)糖苷键结合三个半乳糖分子构成的五糖,它是棉籽糖家族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豆科植物中。得到毛蕊花糖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酶法合成,二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目前,毛蕊花糖作为α-低聚半乳糖的一种,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毛蕊花糖的合成、分离、结构分析,功能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绿豆为原料,提取并纯化毛蕊花糖,并对其肠道益生功能及免疫调节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绿豆中毛蕊花糖的分离纯化从绿豆中提取可溶性糖,通过活性炭-硅藻土(1:1,w/w)中压层析柱对提取的可溶性糖进行分离纯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提取液及纯化后的样品进行分析。以每克绿豆计算,测得绿豆提取液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果糖2.53mg/g,葡萄糖1.82mg/g,蔗糖17.12mg/g,蜜二糖4.32mg/g,棉籽糖2.58mg/g,水苏糖13.72mg/g,毛蕊花糖25.25mg/g,总糖67.34mg/g;按百分含量计算,各种糖占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果糖3.76%,葡糖糖2.70%,蔗糖25.42%,蜜二糖6.42%,棉籽糖3.84%,水苏糖20.37%,毛蕊花糖37.50%。用活性炭-硅藻土(1:1,w/w)中压层析柱对提取的可溶性糖进行分离纯化,经HPLC分析毛蕊花糖的纯度为93.85%。2毛蕊花糖肠道益生功能的研究采用体外厌氧粪样混合发酵的方式对制备得到的毛蕊花糖及不同聚合度的α-GOS进行厌氧培养,不添加任何碳源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低聚果糖(纯度95%)为阳性对照。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其中的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有害菌群(梭状杆菌、拟杆菌)及总菌群的数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毛蕊花糖对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对梭状杆菌、拟杆菌、溶组织梭状菌起到显著抑制作用,并且均在24h效果最佳。此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发酵过程中各种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经毛蕊花糖发酵后的SCFA中,最主要的是乙酸,其次是乳酸、甲酸,丙酸及丁酸生成量相对较少。与空白对照相比,甲酸、乙酸、乳酸、丁酸的含量都有显著增加,而丙酸减少,此趋势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大,并在24h达到最大。3毛蕊花糖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采用腹腔巨噬细胞系RAW264.7研究毛蕊花糖的体外免疫调节能力。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毛蕊花糖能体外促进RAW264.7细胞的增殖,增强其吞噬中性红的能力,促进NO和免疫活性分子IL-6、IL-1β、IFN-α及IFN-γ的释放。毛蕊花糖在200μg/mL时的体外免疫能力最为显著。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研究毛蕊花糖的体内免疫调节活性。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能够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力低下,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提高脾脏和血清中的溶菌酶活性,提高血清中溶血素水平,还可以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耳肿胀度。这些结果表明,毛蕊花糖能同时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特异性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