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十余年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与日俱增、种类更加丰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面临越来越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各种理财计划兴起,一行三会联合监管,严整理财市场。这些因素冲击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也促使理财市场不断完善。结构型理财产品是指运用金融技术,将股权类、债券类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与金融衍生产品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理财产品。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它的发展速度快且具有无穷的潜力。结构型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它迎合了市场上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多样性和投资需求,通过将固定收益类产品与金融衍生工具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独特的优势。本文首先根据结构型理财产品的本质,按照挂钩标的、本金风险程度和流动性对其进行分类,并介绍了结构型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以此作为本文案例分析的背景。纵观当前的产品市场情况,目前国内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存在一些不足。在产品设计上挂钩标的过于集中,导致同质化明显;产品风险意识淡薄,投资者仅能得挂钩标的等基本信息,透明度低;我国衍生金融市场发展较晚导致资金运用能力弱。这些问题一方面导致产品本身无法发挥出其最大优势,降低了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阻碍了理财市场的不断完善。本文选取的案例为中国建设银行于2016年6月发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结构型理财产品,此产品为挂钩黄金涨跌的二元结构理财产品,挂钩标的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同时发行黄金挂钩看涨型理财产品和看跌型理财产品两支不同方向的产品,主要吸引的是对黄金较为熟悉、对金价预期重点关注的投资者,并且充分考虑到了迎合投资者对金价的预期。此产品属于净值型产品,从理财产品“净值化”的趋势角度看,对该产品进行分析不仅在当下有一定代表性,也迎合了未来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同时,该产品结构分明,挂钩标的与收益之间关系明确,通过分析特定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发现其不足之处,能更为直观地对结构型理财产品的改善提出具体的意见。本文从收益与风险两个角度对产品进行分析。首先对产品收益率进行分析,对黄金历史价格进行建模,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此产品实现不同收益的概率,结合此产品的结构型收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本文以本产品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为重点,结合当下结构型理财产品的发展情况,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论述。根据分析结果,发现产品定位缺少针对性,没有发挥结构型理财产品的区间收益优势,也存在封闭式运行导致流动性较低的问题。最后,结合目前结构型理财产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从产品结构、流动性和风险控制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