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随着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在侵权领域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该法律条文涉及共同侵权行为的主要包括第8、9、10、11、12条,然而条文规定的较模糊,加之法官缺乏统一的适用标准和可行的理论指导,实务中易造成混乱与矛盾。本文针对这一实务问题,构思此文,立足于我国司法实务中涉及共同侵权行为案件的结构研究分析,并尝试将其归类整理;通过比较法研究,对共同侵权案型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理清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及本质,选择重构共同侵权行为的类型化标准;分析重构后共同侵权行为的类型及其法律效果等理论问题,以期为实务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本文除导言外,分六章来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导言部分主要说明我国虽然颁布了《侵权责任法》,但是涉及共同侵权行为的条文规定较模糊,不能顺利地解决司法实务纠纷,因而构思此文。第一章是对司法实务中共同侵权行为案件的类型进行归类。笔者以“共同侵权行为、共同故意、教唆、帮助、行为关联”等为关键词检索收集整理了24起典型的共同侵权行为纠纷案件,大致归为三大类:过错型共同侵权行为、行为关联型共同侵权行为、准共同侵权行为。第二章是分析共同侵权案型的研究现状。第一节通过比较法上的研究,分析德、日、我国台湾地区、美国、我国对共同侵权行为的理论;第二节介绍我国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本质,着重探究其本质;第三节提出重构共同侵权行为类型的标准,提出共同侵权行为应该从广义上进行界定的观点。第三章是对过错型共同侵权行为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介绍过错型共同侵权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本章的重点主要在第二节上,主要对共同过失行为的理论争点与司法实务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实务中共同过失的认定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三节对教唆、帮助型共同侵权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务方面的分析。第四章对行为关联型共同侵权行为做了相关的分析,特别是对行为关联性的认定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共同因果关系、竞合的因果关系、部分因果关系进行了比较。第五章对准共同侵权行为进行了研究,着重对危险行为人证明其行为与损害之间无因果关系是否可以免除其责任作了具体的分析,同时通过对实务案例的分析,对共同危险行为的认定作了详细的说明。第六章对共同侵权行为的法律效果进行了说明,在坚持通说(连带责任)的基础上,提出在有情况下适用按份责任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