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拘束效应和残余应力的高温结构蠕变裂纹孕育期预测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54h446jn6gf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目前高温结构蠕变裂纹孕育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关预测模型的不完善,系统地研究了高温结构中拘束效应、残余应力对于蠕变裂纹孕育期的影响,并研究了蠕变性能对于孕育期预测结果的影响。基于延性耗散模型建立了不同的蠕变裂纹孕育期预测模型,并将改进型预测模型在工程条件下应用。本文为高温结构中有效预测蠕变孕育期提供了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首先,基于延性耗散模型,考虑了拘束效应影响以及与载荷无关的拘束参量Q*后,建立了C*-Q*双参量法蠕变裂纹孕育期预测模型。针对不同的试样形式、试样厚度、裂纹长度、含有不同半椭圆型以及贯通型表面裂纹的服役管道,结合有限元模拟对蠕变裂纹孕育期进行预测研究。试样形式的拘束水平和蠕变损伤累积速率排序为:CT试样(紧凑拉伸试样)>CST试样(环型拉伸试样)>SENB试样(单边缺口三点弯曲试样)>SENT试样(单边缺口拉伸试样)>DENT试样(双边缺口拉伸试样)>MT试样(中心缺口拉伸试样)。随着试样厚度、裂纹长度的增加,拘束水平增加、损伤速率加快、蠕变孕育期减小。贯通型裂纹拘束水平最高,且轴向裂纹比周向裂纹危险,内表面裂纹比外表面裂纹危险。验证了C*-Q*双参量法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尤其是瞬态蠕变下的K-RR和HRR-RR模型,由于考虑了完整的蠕变应力再分布过程,可以得到更好的预测结果。其次,在考虑残余应力影响后,纳入弹性追随因子Z和参考应力法建立了复合加载下的不同断裂参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蠕变裂纹孕育期预测模型。在考虑拘束效应后,建立了耦合残余应力和拘束效应的蠕变裂纹孕育期预测模型。通过对CT试样预压缩引入残余应力,与主载荷构成复合加载,进行蠕变损伤有限元模拟。考虑残余应力后,蠕变裂纹孕育期减小,残余应力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其影响集中在蠕变初期。残余应力、主载荷增加,均导致孕育期减少。考虑耦合效应的预测模型比只考虑残余应力的模型可以更加准确的预测复合加载下的孕育期。然后,在考虑了应力机制影响的蠕变性能后,提出改进型C*-Q*双参量法蠕变裂纹孕育期预测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该模型优化了采用常值蠕变性能的孕育期预测模型所带来的保守性,建立了更加准确的改进型蠕变孕育期预测模型。最后,将改进型双参量法孕育期预测模型应用到工程实际采用的临界距离0.2 mm中,并通过试验验证获得工程应用中有效的蠕变裂纹孕育期预测方法。
其他文献
航空发动机振动超标和结构性损伤是影响航空发动机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占总故障的60%以上。对于振动故障的诊断主要基于机匣上少数测点的振动特征,
移植材料用于生物体内时,通常会引起体内排异反应,如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反应等,进而造成移植失败及影响移植材料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移植材料初期引起的体内排异反应,我们设计
S31042钢作为25Cr-20Ni型奥氏体耐热钢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通过添加组元Nb和N获得良好的高温持久强度,是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过热器和再热器管道的关键材料。S31042钢
分拆理论是组合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在模形式、数论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分拆上的统计量是分拆理论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统计量“分拆秩”.其中,著名的Raman
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为了人类社会长远、绿色的发展,清洁能源材料的研发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二维纳米片层材料凭借其自身的结构优势
VO2是一种多晶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在68℃附近发生半导体相-金属相的可逆转变,伴随着相变的过程,其光学、电学以及磁学等性质都会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其光学透过性相变前后在近
第一部分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脑动脉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目的:通过人群研究分析MMP-2、MMP-9和TIMP-2在动脉瘤患者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在动物实验中分析MMPs在动脉瘤形成中
细菌显微追踪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微生物进行分析研究的新技术,已逐渐成为生物学微观研究的重要工具。它结合了图像分析技术和粒子追踪算法,辅以现代荧光标记技术,实时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纤维化聚集是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病理表现,且Cu2+可促进Aβ聚集并产生活性氧,增加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死亡
光催化技术有望克服化石燃料短缺并解决相关环境问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技术。开发半导体光催化体系是实现太阳能转换的有效途径。然而,现有的光催化体系整体效率较低,其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