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平等接受、共同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了信息时代人们共同的价值诉求。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为一种勃然兴起的教学模式正在高等教育界掀起波澜,受到各国学生的普遍接受和欢迎。慕课井喷式的发展反映了当代高校教育教学走向在线化、共享化、大众化的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同样迎来了慕课背景下提升自身教学实效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思政课教学的参与者要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实效性不高等问题,使学习者的学习状态由低头率较高转向抬头率较高,由点头率不高迈向回头率较高。慕课倡导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依托大数据和翻转课堂的全新教学模式,正在冲击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随着慕课井喷式的发展,世界上诸多名校纷纷加入慕课阵营之中。慕课这种免费在线的课程无形中将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带入到中国大学生的脑海中,冲击着我国传统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让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是本文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面临的慕课之时代背景,在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以及慕课背景下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通过与多位教学一线的思政课教师、高校思政课课程管理者的探讨,本文认为思政课教学实效提升需要多方联动,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谨慎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通过聆听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的试点建成经验,本文探索了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路径。主要包括,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慕课进程要因校制宜,因生施策,鼓励教师尝试慕课中的蕴含的教学方法,重点培育一批有政治担当、有坚定立场、有学识有技术的青年思政课教师。本文共有三部分构成。第一章着重介绍了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慕课背景和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现状,从而进一步分析思政课慕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剖析现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主要阐述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从高校思政课自身、思政课教师、思政课的学习者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从国家、高校、教师、企业管理者四个角度,阐述慕课背景下思政课实效提升的路径。主要包括,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慕课进程国家要制定长远发展战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制度保障,重点培育一批有政治担当、有坚定立场、有学识有技术的青年思政课教师;高校要因校制宜,因生施策,鼓励教师尝试慕课中的蕴含的教学方法,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始终不能放弃思政课实体课堂的主动权;思政课师生要转变观念,提高应对慕课的能力;参与思政课慕课的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担当和文化担当,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