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协议,协议中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工业、交通以及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的三大重点领域,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超过工业和交通,占到总能源消耗的41%,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因此,在建筑领域实施节能减排将成为控制能源消费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情景分析法与LEAP(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相结合,拟设定基准情景、节能情景、节能—低碳情景、低碳情景四种发展情景,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对民用建筑运营期碳排放进行预测研究,并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各因素变化对建筑部门碳排放峰值时间及峰值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探析建筑部门碳排放控制路径,提出碳排放控制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吉林省不同情景民用建筑碳排放总量峰值时间介于2026-2040年,峰值大小介于47.50Mt—58.17Mt;低碳情景最先达到峰值,峰值时间为2026年,其次为节能—低碳情景,峰值时间为2030年,再次为节能情景,峰值时间为2037年,最后是基准情景,峰值时间为2040年,峰值量依次为47.50Mt、53.59Mt、56.12Mt、58.17Mt;建筑面积对碳排放峰值大小和时间均有影响,而建筑节能标准、用能方式转变仅对碳排放峰值大小有影响,并不影响峰值出现时间。因此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建筑面积、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及促进建筑用能方式转变等途径达到控制建筑部门碳排放峰值量的控制,而欲提早实现建筑部门碳排放峰值则只能针对建筑面积采取措施,节能标准和用能方式将不产生实际效用。基于此,为了提早实现较低的建筑部门碳排放峰值,则需要合理控制房地产业发展,减少房屋空置率,完善建筑节能标准,大力倡导绿色建筑,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用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