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持续高速发展,既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得益于中国近几年来较为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银行金融产品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最为迅猛,短短10年内资产规模已扩张至4.5万亿元。理财业务通常被称作“银行外的银行”,不计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却又帮助银行快速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然而,理财业务募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零售和公司客户资金以及金融机构的同业资金,这些资金具有不稳定性。而且理财业务的资产与负债存在较为严重的期限错配。因此,如何加强理财业务的流动性管理,避免理财业务的流动性风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论文对理财流动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管理理论进行了阐述。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理财业务的资产分类情况以及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流动性管理现状介绍。具体分析了SZ银行理财流动管理情况,SZ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主要为资产品种管理、负债来源比例管理以及监管机构要求的监管指标管理。进一步引出SZ银行理财流动性管理实际操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期限错配、负债来源不稳定、流动性管理过度依靠银行本身流动性支持等问题。 经过诊断,本论文认为SZ银行在理财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提出理财业务流动性管理需要加强外部因素引起流动性变化的分析研究以及内部理财流动性管理。理财流动性管理的外部研究,主要为货币政策对理财流动性的影响分析。在货币政策及相关经济数据发生改变时,应及时调整理财流动性的管理方法及策略。对于理财流动性管理的内部研究核心在于资产流动性分级管理、资产负债缺口匹配度的管理。然后,结合外部研究和内部结构调整建立一套新的理财流动性管理监管指标,并提出建立理财事业部制来进一步完善理财流动性管理。本论文与商业银行理财实际业务相结合,对提高理财流动性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