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背景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自理能力是人适应社会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生活自理能力应该从小培养,小班阶段是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有利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也明确提出了幼儿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其中包括生活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出儿童有需求的权利,其中生存权是幼儿存活的最基本的权利,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即生存权力的重要体现。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能独立照顾自己、处理个人生活事物的能力,也是适应社会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生活自理能力作为个体独立发展的第一步,决定了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父母对幼儿这一能力愈加重视,它是幼儿跨入社会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幼儿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这对促进幼儿形成坚毅、果敢的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以N园为例,以小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访谈法,对大班额背景下的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班额背景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的问题有:幼儿缺乏主动洗手意识,洗手方法不正确;如厕时无法提好内外裤;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就餐时桌面卫生较差;幼儿穿、脱、盖方面的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午睡习惯;幼儿整理个人物品的能力较弱;不能独立行走现象依然存在;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年龄、性别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年龄小限制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男性幼儿精细动作发展不够完善;幼儿个体差异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大班额现象造成教师工作量大、缺乏耐心;家园合作不紧密。大班额背景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策略在于:从幼儿的年龄和性别出发提升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运用民主的教育方式;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增强专业技能;大班额背景下教师要培养幼儿结对帮扶行为减少工作量;双方要提高家园合作,加强互动交流。
其他文献
时代情境的变化导致人们对产品设计的意义进行质疑和反思,需求的复杂性引发了人们对设计的新要求。用法即意义,产品设计的意义取决于产品被使用的不同情境,而产品设计所遵循
为了解决目前导航设备维修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维修资源分散、维修效率较低等问题,新建了基于Web的导航设备数字维修平台,分别设计了远程查询Agent、远程推理Agent、远程测试Agent
采用联邦最小二乘滤波信息融合的方法对INS/双星/GPS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将联邦卡尔曼滤波的四种典型容错结构应用到联邦最小二乘滤波中,对四种结构的容错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联邦最小二乘滤波能有效提高INS/双星/GPS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能力。
随着我国电子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中出现了新型贸易方式,那就是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该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减少中间缓解,能够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
为了避免现实环境的动态变化对水下航行器系统模型造成的随机干扰影响,保证水下航行器长时间导航精度的稳定性,提出了利用RBF神经网络辅助联邦Kalman滤波方法对SINS/TAN/DVL/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长三角的重要水源地和重要的生态屏障,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经过三轮九年的制度创新实践行将收官,已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纵横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