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汉字字谜从谜底到谜面的生成过程进行试探性的探讨。据文献显示,大部分的关于谜语的研究都是基于社会百科学、民俗学和文化学的。大部分的中国学者也都是将精力集中于研究其起源、历史、发展、分类、猜谜技巧及制谜原则。纵观现存的文献,我们发现鲜有学者从理论的层面来研究谜语,理论性的书籍和论文也很少。在国内,几乎没有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谜语视为语料进行研究。而我们这篇论文主要从该角度来考察汉字字谜的生成机制。为了对汉字字谜的生成过程进行理性的探讨,我们将应用以下三大理论:(1)格式塔心理学;(2)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3)类层级结构理论。这构成了本论文的理论框架。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反溯推理法,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试探性的。将以上相关的理论应用在这篇的论文中,我们可以得到汉字字谜可能的生成过程:(1)作为自主成分,鉴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谜底汉字可以根据其偏旁和部首分为两部分或多部分;(2)作为完型,这些被分出来的部分有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指的是他们都可以独立存在或作为其他汉字的一部分,外延具体指的是包含其的汉字;(3)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这些外延由于具有相似性,得以进入认知域的同一个范畴;(4)根据之前其他谜学家总结的制谜规则,谜语必须通顺和达意,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触机,将这些外延组合在一起,形成谜面。根据以上汉字字谜可能的生成过程,我们最终可以得到两大发现:(1)在我们汉字字谜的研究中,对于制谜人而言,一般来说都是先有谜底后有谜面,谜底是隐于制谜人头脑之中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隐于其后的隐性表述,所以其为头脑中的自主成分;谜面则被展现于我们面前,是可见的,它的存在依附于依存成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按照类层级结构理论,汉字可以被视为一个类层级结构系统。对于某一特定汉字而言,其内涵除了本身所承载的含意外,还包括它可以做其他汉字的偏旁或部首,成为一类汉字的一部分,这类汉字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它们都有相同的成分。而正是这种相似性的存在,使得它们得以进入同一个认知域。也就是说进入类层级结构的中一个范畴。总之,这篇论文的意义在于,它不是在介绍猜谜技巧和制作原理,而是重点对汉字字谜的生成机制做出试探性的探讨,是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理在一种全新语言现象中的运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反溯推理法只是给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需要试验的进一步检验;这篇论文仅仅对汉字字谜中的某一类别进行探讨,得出的机制对于其他语言现象和其他类谜语是否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