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征收、征用制度研究——基于经济学视角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x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行政征收、征用制度虽然经过2004年宪法修改,但其条文的原则性和概括性较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又没有及时跟进,加之制度的推行存在“路径依赖”,征收、征用实践难免存留计划经济的痕迹。同样另人担忧的是,在我国,传统法学对该制度的研究远嫌不足,运用其他学科对该制度进行分析更是风毛麟角。于是,笔者斗胆用经济学视角给予行政征收、征用制度以新的阐释。 本文分七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是制度研究的起点。揭示了行政征收、征用的概念、特征;行政征收、征用制度的法律关系及该制度运行的现状,为下文对该制度的深入分析做了铺垫。 第二章论述了对行政征收、征用制度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确定了对该制度进行经济分析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首先,制度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卡尔——希克斯定理和交易费用原理及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共同说明了行政征收、征用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接着下文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和“法律资源稀缺”这两个法学和经济学共同的理论假设之上,将均衡原则和效益最大化原则作为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论证了对该制度经济分析的可行性。由此,为下文以经济学视角做具体的制度分析和制度构建夯实了地基。 第三、四、五章对行政征收、征用制度的三个传统问题:制度前提——公共利益的界定、补偿制度和程序及救济制度进行了经济分析。分别阐释了三者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学渊源及我国当前制度运行中的缺失。并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理论和做法,探索了制度改进和构建的途径。这三个部分主要提出了界定征收、征用制度的公共利益的原则、标准和措施;确立完全补偿原则、扩大补偿范围、明确补偿安置方式、放开土地交易市场,使土地承包权参与补偿分配;严格征收、征用程序,建立行政裁决与行政诉讼的任意选择程序,及司法审查和土地收回制度。 第六章以博弈论与行政法的平衡论的内置精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契合为契机,将博弈论纳入对行政征收、征用制度的分析当中。其中,主要运用博弈主体、博弈信息等要素进行分析,分析了作为利益博弈主体的征收、征用行政主体、被征财产的原权利人和被征财产的实际需要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提出了规范政府征收、征用行为,减少政府设租和企业寻租,培养社会中介组织和实现信息公开等规制办法,以期通过博弈理论研究增进制度效果。 第七章围绕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定量分析而不是法学传统的价值判断,对整个行政征收、征用制度进行成本——收益分析。首先论述了成本——收益分析的优缺点、该制度的成本——收益构成和影响该制度效率因素,最后探索了完善立法体制和监督、实施机制,减少立法、实施成本并增加监督成本的投入,加强和完善征收、征用立法的供需的平衡等增进制度效益的途径,以促进制度的优化。
其他文献
文章结合欧盟对外政策的发展现状,从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和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的概念入手,努力剖析了欧盟对外政策中对外经济政策、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东扩政策在一体化进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15-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由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此时,我国的青少年正处于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高中。青少年处于高
国家责任是现代国际法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法律问题,建立国家责任制度的意义重大,它可以纠正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对受害方的权益予以恢复和补偿,树立国际法的权威,促进国际关系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