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不断发展,城市空间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背景下推进厦漳泉同城化,有利于壮大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提升闽南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加快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流动速度,形成合理的空间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能;有利于有效降低中心城区的拥挤程度,使得城市的生态空间有序化;有利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创新区域协作机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从空间架构视角对厦漳泉同城化问题进行探讨。第一,对同城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考察,界定厦漳泉区域范围。第二,通过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重点分析厦漳泉同城化存在的问题与优势。第三,提出厦漳泉同城化空间协调的三个层次,即县域同城化、市域同城化、区域同城化;并着眼于厦门、漳州、泉州三个城市提出融入同城化相应的路径。最后,基于前面的分析和比较,从协调机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以及民众参与等六个方面探讨加快推进厦漳泉同城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厦漳泉同城化是壮大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提升闽南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之间存在较强的经济联系,但同时也存在空间联系不平衡的现象。自海西战略实施以来,厦漳泉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在同城化过程中仍存在核心区人口不足、协调机制不完善、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及生态环境脆弱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厦漳泉三市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存在错位发展的可能性;加上三市地理空间接近,交通便捷,文化同源等优势,同城化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综合厦漳泉三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并结合同城化总体规划要求,本文提出厦门大都市区“一核、三带、两轴”的总体空间形态和厦门、漳州、泉州三市融入同城化的路径。并提出加快推进厦漳泉同城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厦漳泉三市间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从教育、医疗、就业与社会保障等领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通过推动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推进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协同治理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打造宜居大都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