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犬猫急性脊髓损伤后容易出现四肢麻痹,截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目前临床上通常以手术、激素类药物治疗为主,而中药和电针应用治疗脊髓损伤相对较少。传统中医在治疗体惰、痿症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本试验主要研究中药与电针对犬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探索中药与电针对犬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理,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奠定基础。本试验选取20只1218月龄健康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中药组、电针组、中药电针组和模型组,在犬背部左侧L1段脊髓采用球囊压迫方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模型后,连续治疗14d。在制作模型前1d,造模后的1d、3d、7d、14d、21d,对每组实验犬进行行为学评分和采血,并测定其血液生化指标、血清中CRP、抗炎因子IL-10、T-AOC的水平和NESTIN的水平,试验28d各组随机选一只犬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用于损伤脊髓结构观察,试验30d各组随机选一只犬取损伤脊髓组织,用于组织形态观察并测定其NESTIN的水平。试验结果:1.通过摸索不同压迫量及压迫时长的脊髓球囊压迫法,得出建立小型犬持久性瘫痪脊髓损伤模型的最佳压迫量为1.5mL,最适压迫时间为1min。2.在脊髓损伤后的第721d阶段,治疗组的后肢功能评分呈上升趋势,均高于模型组(P>0.05);在脊髓损伤后第21d,电针组、中药电针组的后肢运动评分升高,显著高于模型组、中药组(P<0.05)。3.在整个试验阶段,中药电针组的AST、AL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趋势相似,趋于平稳状态。4.在脊髓损伤后第721d阶段,中药组、电针组、中药电针组的CRP含量均低于在模型组(P>0.05);在整个试验阶段,中药电针组IL-10水平均高于模型组、中药组。其中在脊髓损伤后第7d,中药电针组的IL-10水平达到顶峰,且均高于模型组、电针组、中药组,并显著高于电针组、中药组(P<0.01)。整个阶段试验阶段中,中药组、中药电针组的T-AOC水平比造模前高,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5.脊髓损伤28d,脊髓损伤处出现局限性高信号区,损伤处脊髓与蛛网膜下腔边界模糊。中药电针组脊髓损伤处边缘光滑整齐,脊髓表现为水肿且形成软化灶。模型组、中药组、电针组脊髓损伤处边缘不整齐,损伤局部组织坏死,脊髓增粗较明显。空白对照组的可清晰分辨脊髓及蛛网膜下腔内呈高信号的脑脊液,且脊髓信号均匀。6.脊髓损伤30d,治疗组的脊髓损伤局部组织的巢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强,其中损伤脊髓组织中NESTIN含量最高的是中药电针组,甚至高于空白对照组。7.脊髓损伤30d,中药电针组脊髓神经元排列致密,尼氏小体出现中央染色质溶解,且形态趋于正常。中药组神经细胞胞体肿胀碎裂,边界不清或萎缩、消失并出现液化囊腔。电针组神经细胞胞体水肿,核附近尼氏小体模糊,数量减少,细胞周围的尼氏小体则表现为中央染色质溶解。模型组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排列稀疏,尼氏体模糊,脊髓细胞核固缩,胞浆溶解,胞体肿胀碎裂,边界不清或萎缩、消失,出现液化囊腔。空白对照组脊髓灰质中神经细胞核仁清楚,排列致密,尼氏小体形态正常。试验结果表明,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经中医治疗,能改善的后肢功能;在脊髓早期可以减少血清中T-AOC的消耗,减缓脂质过氧化反应;在脊髓损伤后期能够降低血清中的CRP水平,刺激机体分泌更多抗炎因子IL-10,缓解炎性反应和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大大减轻其继发性损伤。同时能够增强血清和局部损伤组织中巢蛋白表达,从而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再生修复和功能恢复。三种治疗方法相比,使用中药与电针相结合的康复疗效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