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稀土(Ln3+)离子因其独特的上转换光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微型深紫外激光器是Ln3+掺杂纳米晶的应用前景之一。然而上转换效率不高、浓度猝灭等因素成为实现上转换材料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Ln3+)离子因其独特的上转换光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微型深紫外激光器是Ln3+掺杂纳米晶的应用前景之一。然而上转换效率不高、浓度猝灭等因素成为实现上转换材料在光学领域实际应用的主要限制。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提高Ln3+离子上转换效率的方法。其中,Er3+离子因为在重度掺杂下依然发射出较强的上转换绿/红光,在探索提高上转换效率方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围绕Er3+离子受浓度猝灭影响较小这一发光特点,提出以Er3+离子为自敏化离子,设计并合成新型ErF3基质材料,构建Er3+-Ln3+敏化掺杂体系,以增强上转换效率,实现高阶深紫外上转换发光,推动Ln3+掺杂纳米晶在光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本文首先以水热法为主线,采用柠檬酸钠作为螯合剂,制备获得尺寸分布均匀、结晶度高、表面光滑、形貌规整的ErF3晶体,呈菱形块体状,菱形边长2μm,厚度0.8μm。通过改变前驱液中各溶质的相对含量、溶液中Er3+离子浓度及反应时间等条件,研究水热实验因素对样品晶相、尺寸、形貌影响,探索晶体生长机理,确定最优合成条件:前驱液中Er3+/Cit3+/F-摩尔比例为1:1:4.6,Er3+浓度为0.014 M,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2 h。本文详细研究了在最优合成条件下所制备ErF3晶体的上转换荧光特性、近红外光区吸收截面,并探索不同激励波长下的上转换发光机制。结果表明Er3+离子可同时作为敏化剂和活化剂离子,在ErF3晶体内部进行能量的吸收与传递,实现多波长吸收。在输出波长为975 nm的纳秒脉冲激光器泵浦下,观测并证实ErF3晶体粉末中产生紫外上转换随机激光发射,表明Er3+离子的4G11/2能级发生粒子数反转。以上结果证实ErF3是高增益上转换材料,上转换效率高。本文还以高质量ErF3为基质,掺杂Tm3+离子,实现291 nm(Tm3+,1I6→3H6)处深紫外上转换发光。测试结果证实ErF3具有较高的能量传递效率和紫外增益,可作为上转换发光基质材料,有望在微型深紫外激光器和生物检测方面得到应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航空航天、军用装备、医疗用品、微波器件等领域中,电子元件不断向轻量化与小型化发展,不断要求功能更强、尺寸更小、可靠性更高的微结构。对于微米尺度的细丝与镀
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带电高能次原子粒子,穿透大气层时会产生二次粒子。由于寿命短、被介质吸收、衰变等原因,最终到达地球表面的二次粒子90%为μ子。它们大部分带正电,入
设H和K是复Hilbert空间,并且T ∈B(H,K)和S∈B(H,K)的极分解分别为T=U|T|,S=V|S|.在一定的条件下,本文给出了 T+S的极分解为T+S=(U+V)(|T|+|S|).此外得到EP算子和正算子极分
声学超材料是一类人工构造结构,其具有一些自然界材料所难以实现的声学性质。在早期的声学超材料研究中,通过构造有效质量,有效模量为负的声学超材料,研究者们实现了声波的零
设X是一个紧的Hausdorff空间。本文主要研究了当X满足什么样的拓扑性质时,可以推出C(X)上的任一可加局部乘子是乘子,以及当X满足什么样的拓扑性质时,可以推出CR(X)上的任一可
本文主要研究了稠定闭线性算子的拟点谱、拟剩余谱和拟连续谱之间的关系和无穷维Hamilton算子的拟谱.第一章为绪论,简要地介绍了无穷维Hamil-ton 算子的谱与线性算子拟谱的研
氮氧化物(NOx)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是雾霾产生的重要源头,因此其排放控制日益严格,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是目前主要的NOx治理技术。随着“煤改气”工程的加速推进
自密实混凝土(SCC)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混凝土,它不用外加振捣,依靠混凝土的重力就可以流动且不会出现离析与泌水等现象,即便在钢筋很密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好的填充。不同于天然骨料,再生骨料表面存在旧的水泥砂浆,粘附的水泥砂浆使再生骨料具有更高的孔隙率、吸水率以及更低的强度。将再生骨料用于SCC会导致其流动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较普通混凝土差。为提高再生骨料和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率。研究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相关
卤代腙在碱的作用下生成腈亚胺。腈亚胺作为1,3-偶极子可以与含不饱和键的亲偶极体发生[3+2]、[3+3]和[3+4]环加成反应,生成各种含氮的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及七元杂环化合物;
微球/多孔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密度且孔隙可调等优势,在生物组织工程、医药、催化、过滤和吸附分离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制备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