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前后配穴针刺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门诊的瘦身求诊者,按求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针刺前后配穴方法,对照组使用胃经腧穴治疗,穴位选用:背俞穴:脾、胃、肝、肾两侧共八个俞穴;腹侧:胃募中脘、脾募章门(双侧)、肝募期门(双侧)、肾募京门(双侧)。治疗八周后观察疗效及相关指标。疗效评价指标治疗后腹围与基准点相比较之变化治疗后体重与基准点相比较之变化治疗后体重指数与基准点相比较之变化结果:1、体重对比针刺前后配穴组治疗前体重72.74±11.326公斤,治疗后体重63.46±9.27,有效率占96.3%,对照组治疗前体重69.625±7.61,治疗后体重63.28±8.43,有效率占84.4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腰围对比针刺前后配穴组治疗前99.75±10.326,治疗后85.35±8.593。对照组治疗前98.26±9.215,治疗后90.47±9.633。两组治疗后腰围差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体重指数对比针刺前后配穴组治疗前27.598±6.143,治疗后24.38±2.027。对照组治疗前26.520±3.98,治疗后25.64±3.75。结果两组治疗后体重指数差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配穴针刺法对肥胖患者有明显的减肥作用。通过对50例肥胖患者进行分组对症治疗的疗效观察,说明前后配穴针刺组的减肥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建议针刺减肥时运用前后配穴针刺方法代替传统的胃经腧穴针刺减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