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控制知觉及初中生家长的子女教育控制源的发展状况并探讨子女教育控制源与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控制知觉关系,以及初中学生的控制知觉与自我意识的关系。(2)通过本研究为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为初中学生培养正确自我意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石家庄市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373名,采用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PLOC),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儿童控制知觉多维度测查表(MMCPC)进行团体施测。 结论:(1)子女教育控制源与家长自身客观条件相关,社会地位较高、文化修养较高、家庭收入较高、家庭结构不完整的父母更倾向于内部控制,男性家长更倾向于内部控制。 (2)子女教育控制源与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负相关。 (3)子女教育控制源与儿童的自我控制知觉正相关。 (4)初中学生自我意识与许多学校因素相关,热点学校、重点班级、学业优良、女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分别高于普通学校、普通班、学业较差、男性的学生。 (5)初中学生控制知觉的状况与学校各因素相关。热点学校、重点班、初二年级、学业成绩良好的初中学生的控制知觉呈内部控制趋势,普通学校、普通班的初中学生的控制知觉呈外部控制趋势。 (6)初中学生的控制知觉与自我意识显著负相关。 建议:(1)家长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诸如提高文化素养、责任意识、处理亲子关系的技巧。(2)父亲更多地参与家庭教育。(3)社会应设置家庭教育的辅助机构,为家长经常性地提供家教新理念、教育方式咨询、疑难问题解答的服务。(4)教育行政部门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取消重点班、非重点班的建制,加强非热点学校的建设。(5)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归因方式的训练。(6)学生应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提高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