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饱和脂肪含量的饮食对脂代谢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危险因素是否产生直接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为健康成人膳食脂肪相关的饮食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2-14周龄血糖正常和体重适中的C57BL/6健康小鼠在SPF级环境中饲养,环境温度范围为23-25℃,小鼠自由进食进水。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10%饱和脂肪含量组、20%饱和脂肪含量组、30%饱和脂肪含量组,每组各10只,干预8周。干预结束测体重,血糖,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细胞内钙瞬变的幅度(F/F0)及钙回收速率,检测心肌细胞FABP3基因的mRNA表达,检测脂肪组织FABP4基因的mRNA表达;检测心肌细胞FABP3的蛋白含量,检测脂肪组织FABP4的蛋白含量。结果:1.体重和血糖结果:各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的体重增长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高。10%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的体重增长比对照组多约106%,该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30%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的体重增长比对照组多约87%,该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各饱和脂肪含量组终末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有随脂含量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2.血脂结果:各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的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高。30%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的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增高28%,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10%和20%饱和脂肪含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胆固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各饱和脂肪含量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3.超声检测心功能结果:各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均降低。10%饱和脂肪含量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0%,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20%和30%饱和脂肪含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4.心肌细胞钙瞬变结果:各饱和脂肪含量组的钙瞬变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各饱和脂肪含量组与对照组相比,钙回收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的心肌细胞钙回收速率与对照组相比,升高22%,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20%饱和脂肪含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升高33%,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30%饱和脂肪含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升高33%,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5.FABP3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心肌细胞中FABP3的mRNA表达量增高24%(P<0.05),10%和20%饱和脂肪含量小鼠心肌细胞中FABP3的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各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心肌细胞FABP3蛋白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6.FABP4表达水平结果:10%饱和脂肪含量组心肌细胞中FABP4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20%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脂肪组织中FABP4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增高72%,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1),30%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脂肪组织中FABP4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升高52%,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10%饱和脂肪含量组小鼠脂肪组织FABP4蛋白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20%饱和脂肪含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升高8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30%饱和脂肪含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升高67%,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7.FABP3、FABP4对钙瞬变幅度和收缩幅度的影响:0.5 nmol/L FABP3孵育的心肌细胞钙瞬变的抑制幅度和收缩的抑制幅度均较大,0.5nmol/L FABP4孵育的心肌细胞抑制钙瞬变的幅度不明显,显著抑制收缩幅度。结论:1.摄入10%、20%、30%饱和脂肪含量的饮食8周会使体重和血糖增加,也使血脂上升,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2.摄入10%、20%、30%饱和脂肪含量的饮食8周会对心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也会对心肌细胞的收缩产生不利影响。3.摄入10%、20%和30%饱和脂肪含量饮食8周可提高代谢病和心血管疾病生理和病理的生物标志物FABP4的表达。4.10%、20%和30%饱和脂肪含量饮食通过上调FABP4的表达直接引发心功能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