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HSCT)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探讨移植后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本中心收治接受HSCT的成年血液病患者病历资料,按移植类型分为自体移植组和异基因移植组。收集移植后100天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脂数据、移植药物治疗及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状况。运用秩和检验比较血脂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纳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HSCT)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探讨移植后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本中心收治接受HSCT的成年血液病患者病历资料,按移植类型分为自体移植组和异基因移植组。收集移植后100天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脂数据、移植药物治疗及移植后相关并发症状况。运用秩和检验比较血脂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44例患者资料,其中异基因移植(Allo-HSCT)99例,自体移植(Auto-HSCT)45例。Allo-HSCT组中位年龄30(18-62)岁,Auto-HSCT组中位年龄51(20-75)岁。Allo-HSCT组移植后1月和3月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发生率相较于移植前均显著升高(p值均小于0.001)。Allo-HSCT组移植前合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发生率较移植后1月和3月显著升高(p值均小于0.05)。Auto-HSCT组移植前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发生率较Allo-HSCT组升高(p值均小于0.05)。两组患者移植前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Auto-HSCT组移植前合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发生率较Allo-HSCT组降低(p<0.001)。Allo-HSCT组移植后1月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发生率相较于Auto-HSCT组均显著增加(p值均小于0.05)。两组患者移植后1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Allo-HSCT患者移植后3月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的发生率相较于Auto-HSCT患者明显增加(p值均小于0.05)。AlloHSCT组移植后3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发生率与Auto-HSCT组无明显差异。在Allo-HSCT患者中,单倍体移植后1月及3月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发生率相较于移植前均显著增加(p值均小于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发生率相较于移植前无明显差异。全相合移植后1月及3月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发生率相较于移植前均显著增加(p值均小于0.05),而甘油三酯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发生率相较于移植前无明显差异。分别比较单倍体及全相合移植患者1月与3月的高脂血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后合并细菌感染或2型糖尿病患者多表现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可能具有相关性。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血脂代谢异常是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我们研究发现Allo-HSCT与Auto-HSCT患者比较,血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更高,且血脂的波动范围更广、增高的持续时间更长。单倍体相较于全相合移植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发生率更高。在移植过程中,特别是单倍体移植,观察到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增高,还需要深入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SVF-gel在移植到假体周围后对假体包膜形成及其挛缩的影响。方法:(1)通过机械乳化法制备SVF-gel,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2)在8W龄雌性SD大鼠背部肉膜层下放置硅胶假体,建立包膜挛缩模型;(3)通过HE法,观察包膜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及包膜的厚度;(4)通过马松三色染色法观察包膜中胶原沉积的情况及排列方式;(5)通过α-SM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包膜中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及
背景及目的: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是近年来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项新兴的腰椎侧方融合术式。与传统的经腰大肌入路侧方融合术相比,OLIF对腰大肌和腰丛的影响更小,但文献报道OLIF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腰大肌乏力的表现,大部分于术后短时间内获得缓解。而腰大肌乏力除了与腰大肌损伤直接相关,也可能因腰丛损伤间接导致。目前OLIF对腰
背景: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慢性、非炎症性关节病,多发于中年以后人群。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患有疼痛和功能受损的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常见外科手术。尽管在外科及麻醉领域已取得明显进步,但仍有近20%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实施TKA后因疼痛及功能未得到改善甚至症状较术前更严重而表示不满意。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研
背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又称Whipple手术,常用于治疗累及Vater壶腹、胆总管下段、胰头或者十二指肠的良、恶性肿瘤,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增加经济负担。本研究主要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
目的 评估经伽玛刀放射外科(Gamma Knife Radiosurgery,GKRS)治疗后的散发型脑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CCM)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指导其临床随访及预后评估。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从2010年11月至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颅脑GKRS治疗的共73名散发型C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卡
目的在斜前入路手术发展的初期,由于缺乏通道,解剖不熟悉等原因导致暴露不佳使得肥胖成为其禁忌症,现在通道器械革新,手术技术提升,肥胖因素是否还会影响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还不明确。本研究目的就是探讨肥胖对腰椎斜外侧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g,OLIF)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在2017年01月01日至2019年01月01日期间接受O
目的分析3家综合性三甲医院2013年至2020年小肠梗阻(Small bowel obstruction,SBO)的临床表现、病因构成特点及转归,并探讨小肠溃疡并狭窄伴梗阻的少见病因及其病理组化表现。方法收集在2013年01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的824例小肠梗阻的患者,归纳其临床表现特点并对其病因进行总结,从中筛选小肠良性狭
目的:近年来,全胸腔镜微创技术已经被安全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多种心脏外科疾病,尤其在心脏瓣膜外科。二尖瓣疾病合并心房颤动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仅仅通过单纯的二尖瓣手术很难纠治心房颤动。因此,在全胸腔镜手术中如何处理二尖瓣疾病的同时兼顾治疗心房颤动成为一大热点和难点。本研究旨在总结我院全胸腔镜下治疗二尖瓣疾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手术经验,对比研究全胸腔镜下以及传统正中胸骨切开入路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辅助ISR(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经盆腔和混合两种手术入路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安全性、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由胃肠外科行ISR手术的90例病人,根据ISR入路是否经肛,分为经盆腔入路组60例,混合入路组30例,收集两组病人的资料,主要包括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病理、术后并发症
目的:研究过表达成骨细胞胰岛素受体对成骨细胞分化及骨钙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成骨细胞分泌的骨钙素能否改善脂毒性引起的Beta-TC-6细胞胰岛素分泌障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实验设计:本研究的重点是“骨钙素—胰岛素环路”,选用的细胞为小鼠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和小鼠胰岛素瘤细胞Beta-TC-6。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过表达MC3T3-E1细胞Ins R基因,探讨其对糖脂毒性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