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K185与BAK1和BIK1互作介导植物的天然免疫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南芥基因组有600多个类受体激酶,它们广泛的参与了包括油菜素内酯信号,免疫信号,自交不亲和与细胞生长发育信号等众多调节过程。LRR-RLKs成员BAK1作为共受体,能和油菜素内酯的受体BRI1互作感知BR分子,也能和FLS2, EFR等互作响应来自细菌的多肽配体flg22, elf18的刺激。为了筛选能和BAK1互作的未知蛋白,我们利用膜蛋白酵母双杂交系统检测了LRR-RLK第十家族和第十一家族成员,除了证明已经发表的互作模型外(BRI1/BAK1, BIR1/BAK1),还发现了能和BAK1互作的新模型。其中,GSO1/BAK1, PSY/BAK1, CLV1/BAK1, BAM2/BAK1未见报道,结合BAK1所在的SERKs家族的多突发育表型,我们推测BAKl能和上述几个蛋白共同调节表皮发育,胚胎发育,顶端分生组织的维持与分化等过程。此外,我们还筛选到若干能和BAKl互作的未知功能的蛋白。LRR-RLK第十一家族成员AT5G25930,命名为RLK185,胞外有22个LRRs,功能未知。在酵母中能和BAK1互作,该互作在烟草叶片的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中得到验证。RLK185能和BAK1所在家族成员互作,而且互作不依赖于有活性的胞内激酶结构域。RLK185的胞内激酶结构域具有正常激酶活性。GUS染色结果表明RLK185主要表达于根,成熟和成熟后的叶片,花器官脱落区(abscission zones)。使用转基因的proRLK185:NLS-YFP拟南芥叶片,注射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omato DC3000的粗提物后荧光大量出现在叶片中,表明菌的粗提物能诱导该基因的表达。此外,RLCK成员BIK1, PBS1,PBL2都能和RLK185互作。与BIKl等典型参与免疫的蛋白的互作暗示了RLK185参与类似于FLS2的免疫信号。
其他文献
ZnO的能带工程和p型掺杂是当前ZnO研究的两大热点和难点。通过等价阳离子部分取代Zn形成ZnMeO (Me=Mg、Be等)合金来调控ZnO带隙的研究已广泛开展,阴离子部分取代ZnOX (X=S、S
近年来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其自身承载力高、刚度大、抗火抗震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中。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因其自身节点构造设计灵活便于连接,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逐渐被推广应用。随着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跨度结构对材料强度需求的高,高强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本文基于上述需求出了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组合柱,对其在轴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对17根高强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中长柱
与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材料具有不可避免的光致衰退效应相比,硅锗薄膜作为窄带隙材料,能够提高太阳光的吸收效率,从而提升薄膜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在力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
静态破碎技术是新型的一种破碎技术。在一些支撑物拆除、深基坑支护拆除等活动中应当考虑外部荷载的作用,就此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几种不同压力荷载作用时混凝土的破裂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自由(0MPa)状态下裂缝扩展的规律:预留孔为圆形孔的试块,第一条裂缝产生的时间比二切槽试块的裂缝产生时间晚0~0.5h,最终产生3~4条裂缝,裂缝位置比较随机。尖角切槽试块最终产生2~3条裂缝,位置基本沿着切
住房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关系到国家的民生建设。近年来,房价快速攀升,致使住房困难成为了当前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下,各级政府急需开
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嵌入式ARM-Linux平台下对于GPS的定位技术和姿态测量技术的应用进行展开,研究了载波相位差分方法解算基线向量的二维姿态角,通过软件程序的编写使得ARM-Linu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是现代畜牧业中常见的发病率、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之一,结肠肠道炎症广泛影响畜牧业的发展,目前治疗这两种疾病多用抗生素及皮质醇类药物,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副作用极大,且易造成抗生素滥用现象,导致微生物耐药性。在畜牧业“替抗”趋势下,寻找一种抗菌消炎的有效产品成为首要任务。腐植酸钠(Sodium humate)是富含有机质和大量羟基、羧基等基团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具有抗炎、抗菌、抗溃疡、
近些年来轮毂驱动式电动汽车凭借着结构和性能的优越性跻身当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无刷直流轮毂电机由于其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可靠性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一直被广泛应用于轮毂驱动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了无刷直流轮毂电机控制系统,探索利用智能控制算法提高其电机控制精度。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设计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模糊PID(EPSO-Fuzzy-PID)控制策略
空腔量子电动力学(cQED)研究置于空腔中的原子或类原子发光性质,是量子光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跟传统的原子cQED系统相比,固态cQED系统具有体积小、容易集成可扩容的优势。量子
目的:研究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治疗中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因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于我院骨科同一脊柱治疗团队行腰椎后入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复位椎间植骨融合(cage)椎弓根系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严格按照完善的实验病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