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的四部社会风俗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理想丈夫》以及《不可儿戏》中,衣着讲究、风度翩翩的纨绔公子形象往往更能得到观众的青睐。本文致力于通过分析其中达林顿勋爵、伊林沃兹勋爵、戈林子爵、杰克和亚吉能五位花花公子形象,探究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者的王尔德深受浪荡主义影响并将其融于作品中,以达到讽刺与批判资本主义上流社会和其虚伪的道德准则的目的。本文将探究这些花花公子形象背后的社会意义:一方面,花花公子们通过自恋式夸张、反叛的言行来凸显自我,实则是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者的王尔德通过这样的艺术形式来塑造理想的自我,达到对美的追求。另一方面,花花公子们游手好闲、玩世不恭的根本原因,是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虚伪道德和资产阶级现存秩序的揭露和抨击;进一步阐释在当时盛行保守主义的英国社会中,有同性情结的王尔德并不避其锋芒,反而高调宣扬“美学高于伦理学”、“所有的艺术都是不道德的”,可见其对美与艺术的追求的纯粹与执着。本文共包含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背景、意义、独创性和论文框架;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对于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及其四部戏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以及《不可儿戏》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第二章主要探究花花公子和浪荡主义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同时指出王尔德深受浪荡主义文化的影响熏陶,继承并发展了浪荡主义,以及介绍唯美主义以及随后的唯美主义运动,分析其与浪荡主义之间必然的关联,而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浪荡主义的继承人,必然在这场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分析王尔德四部作品中的五个花花公子,从他们光鲜亮丽的衣着美学,妙语连珠的语言特色和置身事外的生活态度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其背后的反叛精神和复杂性。第五部分为总结,王尔德借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学天赋将他的唯美主义理念注入笔下花花公子的角色中,以此来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的虚伪的上层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