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高中英语教育中,大部分学校以及老师都只重视学生对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忽略了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中国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较为欠缺。因此本研究从语用身份论的视角下,探索高中生在口语活动中的角色身份话语特征,以及通过口语活动后,是否能提高角色身份构建的能力。语用身份论是在人际语用学下提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语用身份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但是对此的研究大多数集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英语教育中,大部分学校以及老师都只重视学生对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忽略了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中国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较为欠缺。因此本研究从语用身份论的视角下,探索高中生在口语活动中的角色身份话语特征,以及通过口语活动后,是否能提高角色身份构建的能力。语用身份论是在人际语用学下提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语用身份论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但是对此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对大学英语老师在课堂上的身份构建研究,而鲜少有人通过分析口语会话中的身份话语来研究英语教学。本研究从重庆市石柱中学高一两个班级中选出25名自愿参加英语口语活动的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角色扮演口语活动,通过观察他们在英语口语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探寻他们是如何去构建角色身份以及在两个月口语活动训练后是否在身份构建上比以前有所提升。具体研究问题为:(1)在口语活动中,中学生会通过哪些语言特征来构建角色身份?(2)口语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角色身份构建能力的提高吗?如果能,是如何提高的?本研究的口语活动主要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记录学生在口语活动中的表现,录制完成后再转写成为文本,以语用身份为理论框架进行分析。进行口语活动前,先对学生进行了前测,记录成绩,两个月口语活动后再对学生进行后测,并记录结果,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口语活动中,学生在构建角色身份时主要使用称呼语、语法、词汇或短语、言语行为及副语言特征五种表现形式。(2)口语活动促进了学生角色身份构建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身份构建能力上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特征熟练使用以及对口语活动的态度。
其他文献
英语泛读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目前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只注重形式教育,忽视了意义上的交流,英语泛读教学只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而忽视了语篇、语境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仍占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学生的阅读速度提不上,学生对于英语词汇以及口语的应用水平低,学生参与到英语泛读教学课程中的积极性差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的国际形势,首次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提升全民的海洋意识,深刻认识"人"与"海洋"密不可分的联系,增强对海洋的保护意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统编版"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探索"海洋命运共同体"在历史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难题。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典型的分析语,由于缺乏形态上的变化,其词类判别相当棘手,这在汉外词典的词类标注中体现尤甚。目前学界对于汉英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已屡见不鲜,但对于汉语-西班牙语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还几乎为零。随着中国与西班牙及拉美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们有必要对汉西学习型词典做更多更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对目前国内市面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诗歌代表诗人之一。《艾丽尔》是普拉斯创作巅峰时期完成的诗集。不同于她早期的诗歌作品,这本诗集收录了她后期大部分成熟的自白诗。本文以诗集《艾丽尔》为研究对象,结合普拉斯的传记资料,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试图探究普拉斯作为一名女诗人的生存境遇。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为普拉斯及《艾丽尔》的简介、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综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正文第一章
汉语“有一种X叫Y”构式,在常规语义上,它用于指称事物的客观存在。然而,随着人们对外界事物和心理实体的概括化能力显著提高和新构式义的产生,它被不断地运用到新闻标题中,对人们掌握新闻主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前人研究大多从修辞、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但都未曾从它的聚范畴变化过程、具体语义类别以及语哲渊源方面探索。本文拟从体认语言学角度出发,基于“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对“有一种X叫Y”新产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坛一位相当有特点的作家。在那个新思潮层出不穷的时代中,他见证了美国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的剧烈社会变化。德莱塞以其对社会机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巧妙地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极具社会影响力的数本长篇小说。二十世纪初,德莱塞相继出版了成名作《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及其
例证作为词典微观结构中的重要组构成分,被誉为“词典的血肉”,能反映词典的信息承载能力,而汉英词典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探究汉英词典的例证是否高效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反义复合词指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语素所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如“左右”、“出入”等,属于复合词中相对封闭且特殊的类型,在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自成一体,极具研究价值。关于反义复合词的相关研究集中于语言学本体研究、对外汉语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南方作家之一,她密切关注南方社会现实,认为作家应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担起再现社会现实、利用现实唤醒读者情感并寻找困境出路的责任,《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她的重要作品之一。借助乔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本文研究了《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南方困境书写,认为小说再现的美国南方社会“人命低贱”和“精神隔绝”问题表明物化现象对南方社会的影响,小说人物通过“爱”和“成员感”
国家形象品牌战略是一种有意识的资本再生产战略,是一个国家的自我再现战略,旨在通过国家形象品牌建构以积极的方式再现或重塑一国的形象。国家品牌形象的建构,通常有针对国内和国外的两个目标。对国内而言,国家品牌形象建构是为了本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凝聚力。对国外而言,国家品牌形象建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经济利益的争夺。本文从国家形象建构理论出发,以威廉和哈里王子的婚礼为研究对
工具类手动词是动词的重要类别之一。国内外研究从具身认知角度对正常人和运动障碍人群加工工具动词展开了一些研究,发现正常人群加工工具动词会激活运动皮层,而运动障碍人群则不会有类似反应。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工具动词的加工研究有所涉及,但是,从二语习得角度对学习者加工汉、英工具类手动词的语义具身效应差异进行探讨的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研究拟从具身认知角度探讨中国EFL学习者加工汉、英工具类手动词的差异,具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