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游侠作为游离于国家体制之外的特殊群体,历经萌芽、兴起、兴盛、衰落和再度繁荣的发展阶段。随着封建皇权及文化专制制度的确立,东汉班固以后,史学家不再为游侠立传,但游侠并没有消亡,而是隐藏于社会各个阶层蓄势待发。汉魏之际天下大乱,游侠之风复兴,这一时期游侠的书写从史传转移到诗歌吟咏、小说写作等领域,并呈现出新的书写特点,对后世诗歌、小说及辞赋等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21世纪以来,关于“侠文学”领域的研究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侠作为游离于国家体制之外的特殊群体,历经萌芽、兴起、兴盛、衰落和再度繁荣的发展阶段。随着封建皇权及文化专制制度的确立,东汉班固以后,史学家不再为游侠立传,但游侠并没有消亡,而是隐藏于社会各个阶层蓄势待发。汉魏之际天下大乱,游侠之风复兴,这一时期游侠的书写从史传转移到诗歌吟咏、小说写作等领域,并呈现出新的书写特点,对后世诗歌、小说及辞赋等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21世纪以来,关于“侠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总体来说,“侠文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游侠形象、游侠史等方面,从“游侠书写”这一角度对“侠文学”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因此本论文从汉魏之际游侠书写入手,研究汉魏之际游侠书写的概貌、书写特点及其发生嬗变的原因,这些研究对于挖掘汉魏之际游侠书写的影响和价值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主要是综述学术界对游侠的研究成果,阐明汉魏之际游侠书写嬗变的研究意义。正文主要分为4个部分进行研究,即游侠溯源及发展概貌、汉魏之际游侠文学概述、汉魏之际游侠书写新变、汉魏之际游侠书写的影响与价值。第1章主要研究游侠的起源、种类与特征,并总结东汉中期以前游侠的发展过程。第2章主要论述汉魏之际世风与士风的变化以及汉魏之际游侠书写特点,通过对汉魏之际游侠作品进行整理统计,总结汉魏之际游侠书写的艺术特征。第3章在对汉魏之际有关游侠书写的作家作品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总结汉魏之际游侠书写的三种转变,探析汉魏之际游侠书写发生嬗变的原因。第4章主要对汉魏之际游侠书写进行定位,概括总结汉魏之际游侠书写嬗变对后世诗歌、小说、辞赋及其他文体所产生的影响,将汉魏之际游侠文放置于文学史中,探究汉魏之际游侠书写的文学价值。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论文的论述进行总结。汉魏之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两汉建立起来的封建制国家从统一走向分裂,国家政权的分裂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解放了思想。各种文化与思想相互碰撞,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发达、文学创作繁荣的局面。汉魏之际游侠书写发生转变是建立在汉魏之际封建制度衰落的基础上的,且在创作体裁、艺术形象塑造以及创作内容三个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其原因不仅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文学发展自身的影响。汉魏之际游侠书写的新变对后世诗歌、小说等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给盛唐游侠诗、唐传奇的创作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其他文献
环绕恒星的盘子的形成是从分子云核塌缩开始的。塌缩持续过程中,由压力支撑的恒星在向内流动的中心处形成,同时拥有更高角动量的下落物质在恒星周围形成环绕恒星的盘状结构。原
在近代物理实验中,科研人员对分子空间方向上的控制越来越成为热门课题。空间上调控主要是对分子进行准直(alignment)和取向(orientation),因为准直和取向后的分子是研究分子反应动
目的:观察温脐止泻贴合隔姜灸治疗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寒湿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为小儿急性非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临床按照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分为2组,即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温脐止泻贴联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分别给药3天后,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
近年来,微污染不断进入水环境并在自然水体中被检出,其环境风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自然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相比之下微污染的浓度很低,这使得常规水处理方式很难选择性的将微污染从自然水体中去除。因此,在其他污染物共存的情况下针对性的去除微污染是废水深度处理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自然界中的腐殖化过程是天然水体自净化和水体中有机碳回收的重要方式,其核心是弱氧化反应体系。然而,这些弱氧化体系的作用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5G)时代的到来,越来越迫切需要体积小、性能高和易集成的平面型器件。滤波器与天线的一体化设计,极大地减小了系统前端的尺寸,改善了天线增益的边缘选择特性,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人为地引入额外的辐射零点可进一步改善天线的边缘选择性,减小不同工作频率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由于平衡电路具有高共模抑制能力、高抗干扰特性和低共模噪声的优点,因此开展高边缘选择性平衡/巴伦型滤波天线的研
目的:研究大肠杆菌可溶性表达的重组I型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N端缺失23个氨基酸后的突变体(K23、K25、K102和K106)其二硫键的不同配对形式对生物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方法(1)构
分子取向和准直的研究为分子参与的各种反应操控提供了基本的物理基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手段的提高,分子准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实现分子取向
在本工作中,我们在实验上采用了飞秒时间分辨的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并在理论上结合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量子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氢键对香豆素500的激发态电荷转移机制影响。
胡小石先生是著名的学者、书法家,也是名噪一时的诗人。他的学术研究与书法艺术已经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其诗歌创作至今没有专门的研究成果出现。本文针对此现象,拟从胡小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