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背景下城乡建设浩浩荡荡,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居环境剧烈变迁、乡村风貌的遗失以及自然生境的破碎化等等问题。大型城市开放空间作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生态结构,在未来面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下,对其合理规划建设迫在眉睫。因而,我国需要发展背景相似地区的开放空间发展经验来作为指导,通过对其发展路径的探寻找到适合本土化建设的道路。本次研究主体内容围绕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绿心”这一大型绿色开放空间进行案例研究,同时深入“绿心”进行更直观的研究,将规划政策研究和建设情况实地调研考察进行全面结合。本研究旨在探讨“绿心”城市开放空间发展经验,为我国大型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提供指导。全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针对国内外城市开放空间理论研究及实践进行阐述,并锁定兰斯塔德“绿心”为参照的案例研究主体;第二章梳理“绿心”开放空间规划相关的政策沿革,总结规划经验;第三章则结合笔者深入荷兰兰斯塔德地区及“绿心”开放空间实地调研的成果,总结“绿心”的各方面建设模式和经验;第四章则从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的空间规划历程的高度剖析“绿心”开放空间的成因;第五章最后以与“绿心”地理环境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太湖流域水网平原地区为例,面向人与自然平衡关系,提出我国大型开放空间发展策略的思考,以及未来需要借鉴和规避的问题,旨在实现生态资源得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同时,城市与乡村的建设也以各自的特色适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