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罗绘画艺术中折中主义因素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ewday4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格罗的艺术开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这个时期,各个艺术流派争相登上历史舞台。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斗争成为五十年代在艺术方面的焦点。布格罗受教于古典主义传统,同时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中进行了调和,找到了其中的结合点,布格罗试图把浪漫主义所提倡的色彩运用到自己的古典主义创作中,这种艺术被称为折中主义。也正是因为这种折中主义布格罗招来了无数艺术家对他的批判,这是不公平的。理想主义本身就是多方位兼收并蓄的。布格罗也因此不断试图通过不同的手法来使画面更加的完美统一。作为艺术家本人来说,布格罗的审美追求和创作原则没有违背艺术规律。布格罗艺术表象上看追求外在结构的统一,精神上则是画面的唯美温馨。布格罗艺术作品具有多元化风格,画面不仅体现古典主义的精神内核,也体现出其对当时各流派的态度及社会背景对他的影响。画面不断体现艺术家的情绪,包含了布格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性的歌颂。  布格罗一生都在坚持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画面还带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等因素,在技法理念上也多多少少吸收了印象派的光学理论。这些都充分说明布格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折中主义者,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布格罗用一生追求“理想美”,不断的尝试,把现实社会中美好的事物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一生创作出八百多幅作品,画面涵盖着古典主义传统,此外,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所提倡的精神与技法也体现其中,这种“完美”的折中,对其批判是不公允的,甚至应该学习和借鉴。我们应该抛开成见,公平的研究布格罗艺术,分析其画面构成的原因。百年沉寂不会黯淡布格罗艺术的光芒,杰出的艺术终将永恒。  
其他文献
图像的制作需要观者的参与才能最终完成。观者的阐释是对图像意义进行重新创造的过程。一方面,制图者的创作经验和观者的阐释视野得到超越和提升;另一方面,图像的意义得到进
期刊
期刊
随着数字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给美术类期刊的形式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也给美术类期刊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提升的空间。本文以当代
“搜山”故事源自我国的民间传说,自宋代后多有以此为内容的绘本,流传至今的“搜山图”主要有传为夏圭的《搜山图手卷》,传为吴道子所作的《道子墨宝》中的部分搜山系列白描,
期刊
期刊
在艺术作品中可以比较充分反映中国当时的社会意识,中国传统人物画悠久的发展历程中,画面语言表达方式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才使得中国人物画经得起历史几千年的考验和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