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村体育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新农村建设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川渝地区乡村体育活动还比较少,若要发展川渝地区的乡村体育需要了解当前川渝地区乡村的体育现状,深入分析研究该地区乡村体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川渝地区乡村居民的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认清当前川渝地区乡村体育的真实面貌,从而提出有助于川渝地区乡村体育发展的有效建议。从调查结果可知,目前川渝地区乡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居民对于体育及其相关政策的认知和参与水平还比较低;体育人口与全国群众体育人口在数值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乡村居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参与体育活动缺乏组织引导,形式也比较单一;乡村居民选择体育活动的原因主要以增进自身健康、促进交流、消遣解闷为主;希望能多进行体育活动的宣传和指导,增加场地设施建设等。制约的因素主要是乡村经济瓶颈、体育组织管理瓶颈、体育意识瓶颈、体育资源瓶颈等。根据川渝地区乡村现有的体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出文艺体融合型、政府扶植型、节庆假日型、学区体育型等发展模式。并提出发展乡村体育的建议:加快发展乡村经济,为新农村体育发展奠定经济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农体育工程的宣传力度;加大对乡村体育的投入,提高对乡村体育的支持力度;加强乡村体育体制建设,健全基层乡村体育机构和组织:立足乡村,完善乡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基础教育,提高乡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参与能力;借助乡村资源,走创新体育资源产业化工程。
其他文献
从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起,我国竞技体操一直保持着骄人的战绩。不光在亚洲竞技体操界保持着霸主之位,甚至在世界竞技体操界也名列前茅。然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操遭遇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繁荣向上,高等教育的工具功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到了有力的发挥,而人的发展功能作为诸功能之本却未得到关注。目前,我国的大学课堂教学因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