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阿合组致密砂岩成岩相测井识别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地质背景资料、岩心分析化验数据和测井资料,分析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成岩相类型,并分析每种成岩相的特征。最后,优选出一种机器学习算法完成成岩相的测井识别,最终确定成岩相的展布规律。阿合组岩性主要为岩屑砂岩,部分为长石岩屑砂岩,粒度以中—粗砂岩为主。阿合组成岩演化阶段主要为中成岩A-B期,少数演化到晚成岩阶段。阿合组成岩作用类型多样,成岩矿物丰富,依据“成岩矿物+成岩作用类型”的成岩相命名规则划分了4类成岩相:富塑性颗粒压实致密相、不稳定组分溶蚀相、碳酸盐胶结相和富刚性颗粒破裂相。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和富刚性颗粒破裂相的孔隙度或渗透率较高,物性好;而富塑性颗粒压实致密相和碳酸盐胶结相物性差,为无效储层。通过分析各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发现传统交会图法无法有效识别4类成岩相。分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判别分析法、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进行成岩相测井识别,结果显示,支持向量机和BP神经网络对成岩相的测井识别准确率较高,二者相比,BP神经网络的识别效果更好。阿合组上砂砾岩段和中砂砾岩段中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和富刚性颗粒破裂相的比例高且厚度大,而上述两种成岩相在下砂砾岩段分布不稳定且厚度薄,因此,阿合组上、中砂砾岩段的储层物性优于下砂砾岩段。纵向上,阿合组各类成岩相连续性差,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部分碳酸盐胶结相与富塑性颗粒压实致密相在纵向上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特征,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和富刚性颗粒破裂相的分布控制着有利储层的分布。平面上,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在距物源较远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较发育,富刚性颗粒破裂相在距断裂带较近的地方较发育。
其他文献
龙西地区葡萄花-萨尔图油层地层格架、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特征研究目前还处于大尺度范围剖析和宏观刻画阶段,这制约着剩余有利区各油层组成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油气分布特征有待进一步认识和完善。因此,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地震、岩心、测井、录井资料,分析化验资料及试油资料,对葡萄花-萨尔图油层构造、沉积、储层和成藏特征进行了精细的研究,探讨了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葡萄花-萨尔图油层沉积相类型为三
学位
磷石膏长期堆存会出现固结现象,胶凝性也会发生改变。将堆存磷石膏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研究堆存磷石膏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工艺和制品性能的影响,分析堆存磷石膏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堆存磷石膏可以用于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掺量为0~3.1%时,砌块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符合GB/T 11986—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A3.5、B06级的技术要求。
期刊
在隐蔽油气藏类型中存在着一类特殊储层,即是处于强反射背景下的弱信号薄储层。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盖层含有生物灰岩、油页岩或低速泥岩等特殊岩性,导致大波阻抗差,使上覆地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呈现强振幅反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下部储层厚度较薄,本身反射能力不强,相邻地震波互相耦合后屏蔽掉了储层信息,呈现出弱反射特征。本文的研究区主要范围为东营凹陷纯化构造带沙四段纯下亚段。该区块地质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发育
学位
当前的常规测录井技术由于无法较为准确的测量地层矿物种类和含量,对于矿物和岩性情况较为复杂的储层在进行评价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准确的勘探与开采的困难性较高。目前较为常用的求取地层中的矿物含量和识别岩性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数学关系模型,但是建模所得到的处理结果一般精度欠佳。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能够检测岩心/岩屑的从钠到铀34种元素质量百分含量,获得目标井连续、定量的元素含量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处
学位
本文以东营凹陷利563块沙四上亚段纯下次亚段为例,利用地震资料解决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沉积相平面展布、“甜点”分布范围预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充分调研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其次,井震结合进行等时地层划分工作,并在地震资料上进行标定和追踪,完成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再次,在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之上,结合地震沉积学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开展沉积相平面展布刻画研究;最后,在地震沉积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岩相
学位
东营凹陷西南坡是整个凹陷内部缓坡带典型的复杂油气来源聚集带,沙四下-孔店组的油气来源和运聚过程尚不明确。通过对原油数据的收集和补充采样分析,结合各地区油气地质背景,从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物理性质等诸多参数中梳理出三类原油:Ⅰ类原油集中在高青东和梁北地区,与Es3x烃源岩特征相近,Pr/Ph>0.8,Ph/nC18<0.6,4-甲基甾烷含量高,孕甾烷、升孕甾烷、重排甾烷、藿烷/甾烷值含量高,伽马
学位
马海东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区块的西北缘,处于“凹中隆”的有利构造位置,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该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具有近油源、储盖组合配置合理、勘探潜力大的特征。针对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相划分方案不统一,砂体展布规律和沉积演化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取心、分析化验、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开展了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标志,沉积相展布以及演化规律等综合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重新建立了层序
学位
陆相湖盆滨浅湖滩坝砂体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一种重要类型和研究热点。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沙四上亚段发育了大规模的滨浅湖滩坝砂体,单层厚度薄,滩与坝的空间配置和滩坝内部结构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油气经济高效开发。论文将现代沉积观测、遥感信息分析与地下储层表征结合,开展了正理庄油田沙四上亚段典型研究区的滩坝储层构型刻画研究。利用浅钻孔、探槽等手段对青海湖和峡山湖现代滩坝沉积的内部结构和沉积特征进行细致剖析,认
学位
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属于河流相砂岩油藏,截止2019年3月,已历经30余年的开发历程,平均单井含水率高达98.4%,处于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储量动用程度高、生产井含水过高、剩余油分布复杂且高度分散、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认识不清等,导致剩余油挖潜及提高采收率的难度加大。以区域沉积背景为基础,本文以孤东油田七区西Ng52+3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模式拟合、动态资料指导”的研究思
学位
为研究复杂环境下深基坑施工对地层及围护结构的变形规律,依托大连地铁后盐站深基坑工程,结合修正摩尔-库伦本构关系,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富水岩溶地层临近高架桥墩的深基坑降水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坑外地表沉降及围护桩变形的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每一次降水变形工况与相应开挖工况产生的位移场变化趋势及地表沉降值基本保持一致,地表沉降曲线大致呈凹槽形分布,高架桥墩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