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称代词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重点。传统语法与现代语言学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都对人称代词的使用规则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有些理论对人称代词的研究还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对下面这个问题仍难做出比较令人满意的解释: Wash and core six cooking apples. Put them into a fireproof dish. (Halliday & Hasan 1976: 2) Halliday & Hasan 认为此例中人称代词them回指并取代前一句中的six cooking apples。Brown和Yule(1983)则认为them与six cooking apples并不完全相等,原因是them指称的是洗过的和去了核的苹果。但是,them的所指在状态上的这种变化并没有导致理解上的困难。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忽略了这一状态变化呢? 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Rosch(1975)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CRP or R)理论,Lakoff(1980,1987)的借代(metonymy)及借代模型(metonymic model)理论以及Langacker(1991,1993,2000)的参照点构造(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M-CRP(M表示借代,CRP表示认知参照点)理论框架,以期能从认知角度对上述人称代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M-CRP是一种认知能力,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它主要指人们在寻找和认知事物B时会选择一个已知事物A作为参照。事物A常常是同类事物中的原型。选择突显的、已知的事物或原型作为认知参照点是由借代认知模型这一人们日常的认知方式所决定的,而借代具有的功能首先就是指称功能。确定人称代词指称对象也是根据M-CRP原则进行的,人称代词往往指称突显的、已知的、原型性的先行词。M-CRP运作方式可用下页的图来表示。 图中长方形为W,表示C(conceptualizer,处理者)所在的世界(world)及其所拥有的世界知识(world knowledge)。W中的正方形指语篇上下文所反映的语境(discourse context,DC);虚线椭圆为D(dominion,控域),虚线表示其边界的模糊性;D中的虚直线表示T(target,目标)与R(reference point,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