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刀具切削筒节材料刀屑接触区元素扩散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质合金刀具切削加工筒节材料过程中普遍会出现粘焊(表现为“粘刀”现象),并随着切削过程的继续,刀具发生破损,进而对刀具加工、性能产生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型切削中硬质合金前刀面粘焊层损伤机理研究”(课题编号:51575146)资助下,开展了切削筒节材料(2.25Cr-1Mo-0.25V)实验,分析粘焊形成过程,建立切削过程中刀屑接触区域的扩散方程,预测接触区的浓度分布,并结合产生破损刀具的微观形貌,分析前刀面的断裂方式,为改善刀具抗粘结破损性能提供依据。  首先,为了获取在不同的切削条件下产生粘焊的试样,搭建切削实验平台,并结合显微硬度分析、超景深观测和扫描电镜观察,获得刀屑粘焊产生的切削条件;通过切削过程中的力热数据及前刀面微观表面形貌分析,分析粘焊的形成过程,获得粘焊产生的力热条件,为后续扩散模型的参数设置提供依据。  其次,根据刀屑粘焊形成过程分析,得到刀工接触区发生扩散的微观机制;结合菲克第二定律,建立含有未知参数的元素扩散浓度方程,采用五点频率法得到不同元素的扩散系数,确定元素扩散理论模型的最终形式;通过对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粘焊的刀具进行能谱扫描,得到不同元素的浓度分布,并与方程理论计算所得曲线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再次,采用分子动力学软件,结合碳化钨(WC)微观结构,分别建立硬质合金(WC-Co结构)和筒节材料(以Fe为基体的钢结构)的简化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其动力学分析过程中的温度、能量变化和模型扩散后的结构,分析了接触区扩散特性;分析扩散后刀具侧微观结构局部放大图,观测到基体中孔洞的产生,随着扩散进程的继续,孔洞通过吸收周围空位,更容易造成裂纹形核和扩展。  最后,通过裂纹尖端应力场和位移场分析,确定裂纹尖端塑性区的存在,同时结合刀具的微观结构,分析裂纹形核的两种途径:初始裂纹处的形核和异相界面上的形核。结合材料的微观断口形貌,分析具有粘结的前刀面的微观结构,确定其破坏的主要方式,为改善硬质合金性能、制备以浓度梯度为特征的新型硬质合金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该文在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与电子地图、电子海图的应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电子江图显示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基本框架和方法,研究了系统组成结构、技术路线以及软硬件
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的核心部件,而齿轮作为变速器的核心零部件,经常在转速不断变化、高负荷的条件下工作,同时齿轮齿面也受到来自冲击载荷的冲击,以致齿轮产生损伤,因此对变速器齿
教育支出作为家庭消费的核心部分之一,近年来比重逐渐上升.研究发现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教育阶段均对教育支出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学历、健康、婚姻、家庭收入、总资产等
该文针对跟车理论不能应用于超车情况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研究交通流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两年间引入了一弹簧,来描述前后两车不同间距时后车表现出的加减速特性.当两车间距大于弹
本文主要对西南地区的旅客运输需求状况作一系统地分析研究,分别对经济发展状况、交通运输现状、客运强度、旅客流量等进行剖析,为西南地区客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
车辆产品存装配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数量繁多,装配空间有限,往往会产生装配序列混乱、装配路径不明确以及路径之间相互干涉等一系列问题。本论文以客车车架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客车车
该次研究对大连北站、口泉站、大庆站、石景山南站等20余个有代表性的工业站、港湾站进行了现场调查,涉及煤炭工业站、钢铁工业站、石油化工工业站、机械工业站、火力发电工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离不开财政的有力保障与支持,而它的实现有利于促进财政公平.以经济下行为背景分析了当前财政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突出风险,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
该文提出将GPS、GIS、计算机网络及软件、数字集群通信等技术应用到深圳市交通营运汽车(出租汽车、货运)的运输生产业务调度、安全保障及管理的领域来,建立实用的定位跟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