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极磷虾是重要的极地渔业资源和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动物蛋白资源库。目前南极磷虾陆基深加工以生产南极磷虾油为主,而加工副产物脱脂南极磷虾粉尚未合理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有待加强。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营养作用与人类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与常规补锌剂相比,肽-锌螯合物以螯合物形式直接被消化吸收,能够更好地抵抗肠道环境和共存物竞争带来的影响,提高锌的生物利用度。本文首先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建立了南极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南极磷虾高值产品创制与产业化示范》(No.2018YFC1406806); 山东省支持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专项课题(No.2018SDKJ0304-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极磷虾是重要的极地渔业资源和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动物蛋白资源库。目前南极磷虾陆基深加工以生产南极磷虾油为主,而加工副产物脱脂南极磷虾粉尚未合理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有待加强。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营养作用与人类生长发育过程密切相关。与常规补锌剂相比,肽-锌螯合物以螯合物形式直接被消化吸收,能够更好地抵抗肠道环境和共存物竞争带来的影响,提高锌的生物利用度。本文首先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建立了南极磷虾金属螯合物蛋白肽基料(AKP)的最佳制备工艺;其次优化制备了南极磷虾肽-锌螯合物(AKP-Zn),并利用仪器分析技术解析了螯合物的结合位点、组成和结构特征;最后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了AKP-Zn螯合物的促锌吸收效果,将为南极磷虾蛋白的利用及新型补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以水解度为主要评价指标,Zeta电位为辅助评价指标,在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五种蛋白酶中,筛选出制备南极磷虾金属螯合物蛋白肽基料的最佳酶制剂;在酶的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酶解时间、加酶量和料液比等工艺参数;对获得的产物AKP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水解度和Zeta电位,制备AKP的最适宜蛋白酶为胰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75 h、加酶量2.50%、料液比1:3,优化条件下脱脂南极磷虾粉蛋白水解度为14.16±0.43%;AKP的Zeta电位为-29.83±0.66 m V,分子量<3000 Da的蛋白肽占比为90.27±0.05%,AKP中Glu、Asp、Lys等具有金属离子结合能力的氨基酸总量为总氨基酸含量的31.91±0.45%,表明AKP是一种可用于制备金属螯合物的良好蛋白肽基料。以螯合物中的锌含量为评价指标,以AKP为原料,优化了AKP-Zn螯合物制备的反应pH、温度、时间以及AKP与Zn SO4·7H2O质量比,并对AKP-Zn螯合物的结合位点、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AKP-Zn螯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H 6、60°C、10 min、AKP与Zn SO4·7H2O质量比1:2,在优化条件下,获得的AKP-Zn螯合物中的锌含量为115.70±2.25 mg/g;AKP-Zn螯合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出现酰胺键I带、II带、IV带和羧基的特征吸收峰波长和强度变化,证明锌与AKP的羧基氧和氨基氮原子发生螯合;螯合反应后,AKP-Zn螯合物的粒径分布移动至3460.33±146.36 nm,Zeta电位增至-10.20±0.72 m V,分子量>1000 Da的部分占比上升至58.11±0.54%,Glu、Asp、His、Lys和Arg的总量增至50.30±0.33%;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AKP-Zn螯合物表面呈粗糙疏松状,且锌元素含量明显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与AKP相比,AKP-Zn螯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发生明显变化,锌离子与AKP成功螯合形成AKP-Zn螯合物。另外,AKP-Zn螯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均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在pH 8时,锌保留率仍能保持60.39±1.36%,稳定性显著优于硫酸锌与葡萄糖酸锌。研究证明,在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下,锌离子与AKP间发生了有效的螯合反应,制备获得的AKP-Zn螯合物具备良好的酸碱稳定性。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体内24 h消化吸收实验与14 d短期灌胃实验,对比研究了AKP-Zn螯合物与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甘氨酸锌等补锌剂在体外消化稳定性和体内锌吸收效果两方面的差异。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结果显示:在模拟胃部消化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稳定性与其他补锌剂无明显差异;而在模拟肠道消化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锌保留率能够保持41.65±1.56%,明显高于硫酸锌与葡萄糖酸锌,证明AKP-Zn螯合物在肠道消化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另外,在模拟胃消化条件下,AKP-Zn螯合物的特征红外吸收峰减弱甚至消失,而在模拟肠道消化条件下,特征吸收峰重新产生,表明经胃肠消化后,锌离子最终以螯合物形式存在。体内24 h消化吸收实验结果显示:灌胃SD大鼠AKP-Zn螯合物后,血浆锌浓度在2 h出现峰值,而后逐渐降低,至24 h时基本恢复至初始水平;AKP-Zn螯合物的生物利用度略高于硫酸锌和葡萄糖酸锌。14 d短期灌胃实验结果显示:正常饮食SD大鼠经灌胃相同锌剂量的不同补锌剂14 d后,各实验组大鼠体重、脏器系数和血浆锌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AKP-Zn螯合物组大鼠骨骼、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中锌含量均略高于其他各补锌剂组,提示AKP-Zn螯合物有提高锌元素生物利用度的作用。本部分研究结果证明了AKP-Zn螯合物具有良好的消化稳定性,能够以金属螯合物形式吸收,并达到略优于葡萄糖酸锌等补锌剂的吸收利用效果。研究结果可为AKP-Zn螯合物作为膳食补锌剂进行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痛风是一类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由于尿酸生成的增加而排泄减少,痛风临床典型的症状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发生密切。健康人体内三分之一的尿酸通过肠道排泄,肠道微生物代谢紊乱和肠屏障功能失调是引发各类代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且微生物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肠屏障功能。研究目的:高尿酸血症会导致肠渗透性增
我国开展水产养殖项目建设工程较晚,整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随着我国加大对水产养殖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水产养殖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在建设行业的投资逐年增加,行业竞争加剧,对水产养殖项目施工单位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很多管理方面的情况,有利于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管
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晚期HCC患者预后。近年来对HCC致病机制的研究发现,在HCC进展过程中,micro RNAs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成为HCC诊断及治疗的重要靶点。其中,miR-103a-3p在人膀胱癌、胃癌、大肠癌等肿瘤中发挥促癌作用,但其在HCC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内质网跨膜蛋白EV
目的:观察下丘脑外侧区(LHA)-伏隔核壳部(NAcSh)orexin-A神经通路的构成,探讨该通路对普通饮食与高脂饮食大鼠NAc胃牵张(GD)反应性神经元放电、胃运动、分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奖赏性摄食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高脂饮食大鼠模型:选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体质量180-200 g),高脂饲料(含蛋白质20%,糖类20%,脂肪60%)饲喂6 w。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结合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6(IL-26)水平,探讨IL-26在HBV-ACL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沂市人民医院门诊和病房住院确诊的HBV-ACLF患者30例为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30例为对照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空白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
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独立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术后因出血或心包填塞导致二次开胸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其诊疗过程中的各项因素所造成的影响,明确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旨在以后对二次开胸患者提前进行评估,警示死亡高风险患者,密切关注此类患者以改善此类患者预后,减少其术后死亡率。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20年9月期间所有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独立不停跳搭桥手术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将
目的: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作为B族维生素,在生长发育和疾病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摄入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存在争议;本研究基于大样本数据运用关联性分析、剂量反应关系分析、贝叶斯网络等方法,分析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摄入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2007-2016年的大型横断面调查数据
聚合物胶束是一类很有潜力的药物递送系统,它在增加疏水性药物溶解度,提高药物稳定性,延缓药物释放,降低毒性,提高靶向性和药效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1-甲基-D-色氨酸(Indoximod,IND)为原料,合成两嵌段共聚物PEG-IND,构建了一种胶束给药系统(DOX/IND@NPs),实现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1(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基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是否会对使用特立帕肽(PTH(1-34),Teriparatide,TPT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评价指标产生影响。方法:收集2017-2019年4月份至9月份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07例使用特立帕肽治疗的绝经后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就诊资料,按照纳入排除
目的:理想的创面敷料应兼具透气、吸水、保湿、抗菌、促进细胞迁移和分化增殖等诸多性能。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空间结构与细胞外基质相似,在伤口愈合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纳米银(AgNPs)抗菌效能强且广谱,但极易进入细胞内损伤DNA,抑制ATP生成,抑制细胞增殖等。本研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含AgNPs的三层结构敷料,以期在实现吸水、保湿、抗菌、促进组织生长的同时克服AgNPs的细胞毒性,为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