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政策变迁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bigge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正是为了应对能源短缺、解决环境问题,节能概念应运而生,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和热点问题。而节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外部性"的特征,需要政府部门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加以解决。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节能政策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善的发展历程。本文正是想要通过对我国节能政策变迁的研究,突出节能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今后节能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结合我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我国特有的每五年一次的规划纲要,本文将我国的节能政策变迁历程大体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的初步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和日趋完善。每一阶段,又可以进行具体的划分。20世纪我国的节能工作大致可以分为计划经济阶段和体制转轨阶段两个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我国节能相关的政策基本缺失,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提出节能社会发展目标,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实行能源的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节能方针,明确了节能管理在能源消费中的战略地位,至此节能作为一项专门工作被纳入到国家宏观管理的范畴;20世纪80年代后期,节能政策体系开始逐步建立并步入法制轨道,1998年《节能法》正式实施,成为我国节能管理领域内第一部综合性的法律法规,确定了节能的基本原则和相关制度。进入21世纪,我国的节能政策体系经历了三个五年的建立与完善:"十五"时期,我国制定了第·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从大的方针政策、激励措施、技术开发应用、市场新机制、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宣传培训组织领导等方面对我国的节能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十一五"时期,我国把节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首次提出把节约资源纳入基本国策,组织修订了《节能法》,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和标准,加大经济激励力度,节能政策体系全面完善;"十二五"时期,根据节能工作新的形势要求对之前的节能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强化,在节能经济政策等方面积极创新,发挥市场化机制在节能工作中的作用,各项政策措施深入推进。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节能工作面临了许多新的环境与挑战。应加快培育建立节能的长效机制,建立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必要的行政手段为辅的节能机制,使我国的节能政策体系步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打造有效数学课堂?这是每位教师都关注的问题。为了能更充分地发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如何创设数学问题串是非常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创设 问题串有效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是学生思维的中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引导学生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英语有效教学中的疑难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灵活转变教法,建立评价机制,从而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新教材,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点;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37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本身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其最终目的是要体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最重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这对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的人才至关重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一、注重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凡创造型人才,都具有一种鲜明的个性。个性虽不属于智力和思维,但它与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形成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很难想
小学语文写作是一个不断锻炼学生表达自我独立思想的重要过程.分析了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生硬枯燥,教学效果差,故而提出了将层递式教学模式引入其中.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智能手机日益普及,信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个人信息保护这一课题越来越重要。上网浏览网页、用高德地图导航、用支付宝买单这一系列的操作,我们的个人信息也已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设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动笔,勤于动笔 ,习作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小学生刚刚学写作文,在习作之路上,就像站在此岸望着彼岸花红柳绿,百鸟放歌一样,多想置身于那番美景之中啊!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两岸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顺利地到达彼岸,去尽情地享受那无限的风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