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舌象与证素的关系——即各种舌象各与哪些证素关系密切、各证素各与哪些舌象关系密切,为辨证提供坚实基础,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
方法:1.古代、近代文献研究:系统整理相关中医古代、近代文献,对各种舌象与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2.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的研究:选取当代著名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7680个医案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舌象与证素的关系。3.1018例临床病例的研究:收集1018例临床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舌象与证素的关系。4.对“中医辨证数据库”中的5139例病例采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各舌象对各证素的诊断权值。5.对古代近代文献研究、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研究、1018例临床病例研究、双层频权剪叉算法下各舌象对各证素诊断权值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某些证素在某些舌象病例中出现频率高,且各自出现这些舌象的比率(即证素中涉及出现这些舌象的次数占该证素出现总数的比率)亦高;某些舌象在某些证素中出现频率高,且各自涉及这些证素的比率(即涉及这些证素的舌象出现次数占所有该舌象出现次数的比率)及对这些证素的诊断权值亦高;而脏腑病位证素的舌面分区的理论中,除了舌尖主心肺、舌边主胆的说法在本研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外,舌中主脾胃、舌根主肾、舌边主胆的说法均未能得到证实。
结论:舌象与证素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以往对此的认识中有少数观点不一定全面、准确或实际意义不大,如舌面脏腑分区理论的部分内容等。对舌象与证素之间密切关系的进一步深入探讨,有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