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金融工具的逐步多样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也逐渐发生变化,合理的金融资产配置能够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我国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以及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中一再强调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因此有关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研究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分析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认识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特点,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提高收入;有利于金融机构设计出完整的有风险梯度的金融产品满足家庭投资需求;为国家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鉴于此,本文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展开研究。本文基于投资组合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合理预期理论以及生命周期理论,首先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现状展开研究,包括家族金融资产总额和金融资产比例。其次,研究了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考虑到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将影响因素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在微观方面使用了西南财经大学家庭金融资产调查(CHFS)2013年数据,采用统计性描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在宏观方面,选取了1994-2015年的数据,对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四个因素与家庭各金融资产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对这四个宏观因素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本文得出,除了性别,学历、年龄、收入等因素均对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显著;GDP与股票、基金、债券占金融资产的比重正相关;利率与保险、股票、基金、债券所占比重成反比;CPI与储蓄占金融资产占比存在负向关系;汇率与储蓄以及外币所占比重呈反比。根据上文的分析结果,为家庭金融资产合理配置提供建议,为金融机构服务的创新指明方向,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