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水平的高低,思维能力的强弱,对一个人的学习事业的成功与失败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抽象思维的培养的最佳阶段在高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是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对已有的培养理论、方法等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的对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得到第一手的研究资料。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需要学生在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理、抽象与概括、归纳和演绎等方法来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定理定律,应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掌握物理事物、物理规律,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实践当中。论文的第二部分通过研究中学物理教学中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按照学习的不同形式划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实验课、课外活动四个培养部分,在新授课中,要注意在教学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逻辑结构,在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的因果分析,在教学中搞清教学内容的科学辩证关系,在习题课中,要注意在审题分析、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并通过典型的习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实验课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由具体的实验现象理解抽象的原理,引导学生改进实验,通过抽象思维完善具体实验,引导学生开发新的实验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在课外活动中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物理课外读物,丰富物理知识,制作对象模型、过程模型,在运用中强化,在这些过程中多方面、多层次的训练学生应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加强抽象思维的发展。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对整个实践过程的总结,通过对教学实践的研究表明,物理教学中重视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反而能降低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难度,促进学习进步,更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的进步,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