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云母用途的不断开发,许多深加工产品对云母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存企业的选矿加工工艺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而云母矿中或多或少都含有高岭石,因此研究高岭石和云母的分离并找出更高效益的方法对提高产品的质量有着一定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云母和高岭石纯矿物的浮选行为,分别考察了两者在不同捕收剂、不同pH值、不同调整剂等条件下的可浮性变化并比较两者差异,从而找出它们可能分离的浮选条件。通过人工混合矿以及实际物料的浮选分离试验验证了单矿物浮选结果。通过动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量等手段研究了药剂与云母和高岭石的作用机理。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得到了三种可能使云母和高岭石有效分离的条件:①使用1431作为捕收剂,浓度控制在5×10-5mol/L~1×10-4mo1/L范围内,矿浆pH值控制在4-5之间;②使用十二胺作为捕收剂,浓度为1×10-4mo1/L左右,矿浆pH值等于3,水玻璃用量为80-160mg/L;③使用混合捕收剂十二胺-油酸钠,十二胺用量为2×10-Smol/L~8×104mol/L之间,矿浆pH值控制在4-5之间。2)人工混合矿分离试验验证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得到的三种可能分离的试验条件都能有效分离云母和高岭石,其中采用1431作为捕收剂效果最佳。3)对黑龙江萝北石墨尾矿实际物料的浮选分离试验结果表明:粗选采用50g/t的1431作为捕收剂,水玻璃用量为300g/t的药剂制度,矿浆pH值控制在5,经过一次粗选三次精选的开路流程,最终使精矿中的绢云母含量从81.35%提高到了93.18%,取得了较好的浮选指标。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十二胺和1431都是靠物理吸附在云母和高岭石表面,不存在化学吸附。5)通过测定Zeta电位并结合矿物晶体结构可推断:经1431和十二胺作用后,云母和高岭石的表面动电位都向正方向移动,且云母表面动电位的改变幅度要大于高岭石,证明这两种阳离子捕收剂是靠静电作用吸附在两者表面且对云母吸附力要强于高岭石。6)吸附量测量结果表明:云母在1431浓度很低时就已达到较大的吸附量,而高岭石在1431浓度低时吸附量较少,并在1431浓度为5×104mol/L~1×1O-4mol/L的时候两者吸附量差异最大,此时云母和高岭石的回收率差异也达到最大值,与单矿物浮选结果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