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南地区位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中心,属于秦巴山区腹地,区内80%以上为山地丘陵地貌。由于山多林密、交通不便,陕南地区长期处于经济贫困和发展滞后的状态,尤其是广大乡村地区。近些年,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宏观背景下,陕南地区乡村在出行条件、村容村貌、配套设施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本文以陕南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影响空间形态的各种因素,以期为陕南乡村面貌的持续改善和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建设依据。研究基于文献研究法、归纳法与演绎法、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的运用,首先对陕南地区乡村的概况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然后通过对陕南乡村的实地调研,从自然环境、边界、道路、场所、标志、建筑等六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陕南村落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特征。以此为依据,以陕南地区平原盆地、低山丘陵和中高山地的地理单元划分结果为基础,以聚落空间形态的基础特征和时代特征的研究思路为指导,选取罗村、三官村、堰坪村作为三个地理单元的典型案例,以实例研究的方式对陕南地区乡村聚落的基础特征和在当代经济社会环境下具有的时代特征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随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并以其他调研村落为辅助支撑,分别从聚落的选址特征、平面形状规整度、街巷格局、建筑布局等方面总结分析了陕南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最后归纳得出平原盆地聚落所具有的团块型特征,低山丘陵区聚落所具有的条带型特征,中高山地区所具有的分散型特征。最后,文章从自然环境、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四个方面研究了陕南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得出自然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空间形态的基础特征,因此其对空间形态的产生发展阶段具有主导作用,是影响陕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础因素。而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造成了陕南村落空间的品质提升与变革,起着新的主导作用,成为当代影响陕南村落空间形态的时代因素。文章通过对陕南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详细研究,以期为陕南乡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希望能够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其他文献
连锁失效是复杂系统脆性的一个外在的特征,严重影响着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信息熵,以船舶消防系统为对象进行了复杂系统连锁失效机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失效联
建立了车辆两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包含悬架刚度立方非线性的运动微分方程,运用Runge-Kutta方法求出了被动悬架与半主动悬架系统对水泥路面、搓板路面、卵石路、鱼鳞坑路
目的:以“肠道菌群—黏膜屏障”为着眼点,对中医经典药对“黄芩—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拟在进一步明确芩-连通过抑制脂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城市的不断崛起,市民对环境卫生的诉求在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对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的需求逐步增高,其中环卫设施建设供需矛盾日渐凸显。由于不同原因,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进行深层次服务的抓手,同时也有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为了揭示学科服务的规律,通过分析不同高校的案例,归纳出学科服务的四种类型。同时总结出学科服务的"四
水平振荡压路机和垂直振动压路机是大型工程基础施工中最典型的2种压实机械,概述了国内外几种典型振荡振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其模型特点.模式可调的智能振动压路机,基于水平
计划经济下的粮食购销体制中,政府的国家意志与农户的选择并非能够吻合,而是一个永远处于博弈状态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点在九十年代粮食流通体制变迁中表现得相当充分。其实,传
众所周知,从曲面出发的调和映射有着丰富的理论、有趣的例子以及重要的应用.双调和映射作为调和映射概念的推广,自2000年来,受到了许多数学家的广泛关注以及取得了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