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非传染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因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破坏而引起机体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利用率降低所致。促胰岛素分泌剂类、二甲双胍类等降血糖药虽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但多为化学合成,且难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开发利用天然、安全、有效的降血糖药物或辅助降血糖功能食品将是防治糖尿病的发展趋势,也是膳食营养干预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表明,茶叶作为一种传统健康饮品,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等茶产品均具有降血糖作用,但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某种茶类或者茶中某一类物质是否具有降血糖作用,而鲜见以相同茶鲜叶为原料经不同工艺加工而成不同品质特色的同一茶类降血糖作用的比较研究。发花红砖茶是在红茶的基础增加了汽蒸、压制、发花、干燥等工艺的一种红茶新产品,但其是否比红茶具有更好的降血糖作用以及分子机理如何等科学问题尚有待于探究。本研究通过低(300 mg·(kg·d)-1)、中(500 mg·(kg·d)-1)、高(1000 mg·(kg·d)-1)三种不同剂量红茶及发花型红砖茶水提物干预SPF级KM雄性高血糖模型小鼠28d,借助酶联免疫、q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从小鼠体重、饮食量、饮水量、胰腺形态结构、脏器指数、血液与肝脏生化指标以及糖合成、分解、转化中关键酶、基因、蛋白表达与信号通路等方面,比较研究红茶及发花型红砖茶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分子机理,以期为红茶及发花红砖茶的生产与消费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降血糖作用。采用链脲佐菌素以50mg.(kg·d)-1剂量腹腔连续注射五天、每天一次并禁食16h后测定血糖的造模方法,模型组小鼠体重、饮水、饮食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血糖值达到高血糖标准,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给茶各剂量组血糖水平下降而胰岛素水平、口服耐糖量上升(P<0.05),高剂量组胰腺指数增加以及红砖茶高剂量组肝脏指数下降(P<0.05),中、高剂量组总胆固醇及各剂量组甘油三酯、丙二醛水平下降(P<0.05),中、高剂量组过氧化氢酶酶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酶活性以及各剂量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性上升(P<0.05),且发花红砖茶高剂量组在丙二醛、超氧化物岐化酶酶活性上达极显著水平(P<0.01),发花红砖茶各剂量组及红茶中、高剂量组肝糖原含量上升(P<0.05);与红茶组相比,发花红砖茶高剂量组在改善胰岛素、血糖、丙二醛、肝糖原及口服耐糖量水平上显著优于红茶高剂量组(P<0.05),中、高剂量组在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上显著优于红茶中、高剂量组(P<0.05)。(2)降血糖分子机理。在基因水平上,与模型组相比,发花红砖茶低剂量组PDK1、PFKFB2 mRNA上调(P<0.05);红茶中剂量组AKT、PDK1、GLUT2 mRNA上调(P<0.05),PIP5K、PFKFB2、HKⅡmRNA上调但不显著,而GSK3βmRNA下调(P<0.01);红茶高剂量组及发花红砖茶中、高剂量组IRS1、AKT、PI3K、PDK1、PFKFB2、HKⅡ、GS、GLUT2、AS160、PIP5K mRNA上调而GSK3βmRNA下调(P<0.01);与红茶组相比,发花红砖茶高剂量组在调节PI3K、PDK1、GSK3β、GS mRNA上优于红茶组(P<0.05),红茶高剂量组在调节PFKFB2、HKⅡmRNA上优于红砖茶组(P<0.05)。在蛋白水平上,与模型组相比,红茶低剂量组GSK3β蛋白下调(P<0.05);发花红砖茶低剂量组p-AKT、PI3K蛋白上调(P<0.01),p-GSK3β蛋白下调(P<0.01);红茶中剂量组PFKFB2蛋白上调(P<0.05),中、高剂量组p-AKT蛋白上调,GSK3β、p-GSK3β蛋白下调(P<0.01),高剂量组PDK1、INSR蛋白上调(P<0.05)及PFKFB2蛋白上调(P<0.01);发花红砖茶中、高剂量组p-AKT、p-IRS1、GLUT2、PDK1、PI3K、GSK3β、p-GSK3β、INSR、PFKFB2蛋白上调,且除中剂量组的p-IRS1蛋白外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与红茶组比较,发花红砖茶各剂量组在调节p-AKT、PI3K蛋白上(P<0.01)以及中、高剂量组在调节GLUT2、PDK1蛋白上优于红茶组(P<0.05)。综上,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均具有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作用,且发花红砖茶在改善胰岛素、血糖、丙二醛、肝糖原及口服耐糖量水平以及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上优于红茶;其机制主要是红茶及其发花红砖茶能够修复受损胰岛与肝脏组织,能够通过糖原合成通路INSR/ISR-1/PI3K/PDK1/GSK3β/GS、葡萄糖吸收与转运通路INSR/ISR-1/PI3K/PDK1/PIP5K/AS160/GLUT2以及糖酵解通路INSR/ISR-1/PI3K/PDK1/PFKFB2/HKⅡ来降低高血糖机体的血糖水平,且发花红砖茶对PI3K、PDK1、GSK3β、GS mRNA及p-AKT、PI3K、GLUT2、PDK1蛋白的调节作用优于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