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凉血散瘀汤治疗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可能疗效机制。
方法:将60只 Wistar 大鼠根据完全随机设计原理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后4组采用两次注射自体动脉血法构建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3h治疗1、2和3组分别给予凉血散瘀汤15ml·kg-1·d-1、30 ml·kg-1·d-1和45 ml·kg-1·d-1灌胃,每日3次,其他3组给予生理盐水30 ml·kg-1·d-1。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ET 和 TNF-a含量。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1、2和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降低(P>0.05) 。与正常组比较,各组ET 差异没有显著性( 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治疗2、3组ET 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2、3组ET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1组比较,治疗2、3组ET 下降明显(P<0.05);与治疗2组比较,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1组ET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3组TNF-a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治疗3组TNF-a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2、3组血TNF-a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1组比较,治疗2、3组TNF-a下降明显(P<0.05) 。与治疗2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1组TNF-a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各组TT 差异没有显著性( 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3组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凉血散瘀汤治疗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具有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抑制ET表达、 TNF-a毒性和降低FIB活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