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强国”战略提出后,我国具有前瞻性的重点扶持发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产品附加值、高不确定性、轻资产的特性,在盈利模式、价值影响因素、资产结构因素等多方面与传统产业之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其高不确定性导致文化创意企业的价值在估值过程中常常被低估,对其融资造成负面影响,这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的因素之一。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推测其融资规模可能存在不足,融资质量可能不高;且整个产业与科技进步的结合度如何,科技进步在其融资效率变化中扮演何种角色亦是亟待认清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结合已有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研究成果,分别测算文化创意产业不同行业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总结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现状并结合实证结果就提高融资效率给出相应的意见。为研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本文将结合已有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研究成果,发现在目前国内的研究中,同时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静态和动态效率进行测算的研究很少,且多采用经典DEA模型,尚无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别测算其静态与动态融资效率的研究。因此本文将根据沪深主板和创业板2013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文化创意企业2014-2018年度财务数据收集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投入和产出数据,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文化艺术业与新闻业三个细分行业数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首先以沪深主板和创业板2013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文化创意企业2014-2018年期间各年度数据为基本单元,利用DEA-BCC模型计算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2018年的综合技术效率及其分解结果,再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其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结果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细分行业差异。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整体表现尚可。产业的融资效率变动呈先增长后下降然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截止2018年有54%的企业处于非效率状态。就整个产业来说,融资效率的下降,主要由于技术水平下降:在2014-2015年,由于自媒体技术的普及,大多数企业抓住了技术革新的机遇,但在以后的年份,由于经营水平或盈利能力不足,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不足以形成技术改进和融资质量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不足是其融资非效率的主要原因。结合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各企业外源融资比例远超于内源融资比例,而过高的外源融资意味着更高的融资成本,从而降低融资效率;且从总资产周转率来看,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这样一个以轻资产为特点的产业,其总资产周转率水平较低;因此首先一方面各企业应提高企业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盈余公积来提高内源融资比例,一方面应改变获得融资后粗放式的资金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资金管理能力;然后,加大对技术的投入。(2)融资非效率的原因因行业不同而存在差异:对于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内的企业,融资规模不足是其主要原因;而对于文化艺术业的企业则应调整资本结构并提高资金管理能力;新闻业普遍存在融资非效率,一方面要扩大融入资金规模,一方面应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对于三个行业来说,提高对技术的投入对于拉动融资效率提高都是必要的。同时,还需要从政策、制度环境、法规、监管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技术进步贡献、技术效率对融资效率变动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