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我国农村信贷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yley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才能有所保障,中国形成以内需拉动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才有坚实的基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慢的问题。目前看,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村金融的匮乏。农民贷款难、农村资金外流严重等是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资金短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因此研究我国农村贷款难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信贷不足问题,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很多,大多是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角度分析,作者认为农村信贷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信贷市场的严重信息不对称,分析农村信贷不足的原因以及研究如何克服这种信息不对称,增加农村信贷供给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作者认为对我国农村信贷问题研究,应该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因此本文依据这样的思路大体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方法,其次是国内外学者关于农村信贷问题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基于信息不对称建立我国农村信贷市场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效应和道德风险,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现象。第三部分,分别对我国农村信贷的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分析,通过计量分析和实证调研分析,得出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非均衡现状,并就其原因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微型金融的含义以及运行机制,探讨微型金融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是如何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第五部分,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作者认为,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到我国农村信贷问题的研究中,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正>自从微博将中国媒体资源以及名人等舆论资源聚集到一个平台后,通过微博营销就成为一种最低成本的手段,即通过制造话题(比如骂战或约架)引人注目,免费传播,并且电商大佬之
欺凌问题实质上是道德问题,其发生与发展和"道德推脱"的心理机制联系紧密。"道德推脱"在欺凌行为中的内部作用机制表现为道德认知偏离、道德责任推脱和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推
迄今,国内外社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际信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不同规模地区居民的人际信任,以及人际信任与社会交往的关联性,还有待阐释。本文通过实证考察中国的五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拮抗剂厄贝沙坦和钙离子拮抗剂贝尼地平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的影响,比较各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保险业逐渐恢复,保险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产险公司由原来的一家发展到2008年底时的46家,在国内各财险公司中,汽车保险业务保费收入占其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为60%
基于我国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现状,本文首先界定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内涵,分析研究了物流业务过程中的风险与类型,最后提出了物流业务外包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策略与措施。
就业是高校的民生之本,每一个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1999年,我国开始了高校扩招,随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出来。大学生不仅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且
跨入新世纪后,中国企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起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市场运行体系日臻完善,给企业
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有效缓解了就业的压力,促进经济市场繁荣稳定。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转型的过渡期间,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出
<正>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老龄化时代。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3%。预计到2013年,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