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颗粒堆积是众多科学问题的基础,在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将颗粒堆积问题与悬浮液流变特性相结合,获得高堆积密度生坯,对促进陶瓷的烧结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将二氧化硅(SiO2)与硅溶胶溶液混合,制备一系列SiO2稠密悬浮液和石英陶瓷,并研究悬浮液的颗粒堆积、流变特性和陶瓷的烧结特性。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建立了颗粒级配-固含量-粘度-生坯密度的系统关系,通过优化粘度和固相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堆积是众多科学问题的基础,在工业应用和科学研究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将颗粒堆积问题与悬浮液流变特性相结合,获得高堆积密度生坯,对促进陶瓷的烧结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将二氧化硅(SiO2)与硅溶胶溶液混合,制备一系列SiO2稠密悬浮液和石英陶瓷,并研究悬浮液的颗粒堆积、流变特性和陶瓷的烧结特性。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建立了颗粒级配-固含量-粘度-生坯密度的系统关系,通过优化粘度和固相含量获得了高密度生坯,最后烧结制备出接近理论密度的石英陶瓷。主要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非球形SiO2悬浮液具有剪切变稠的特性,而微米级的球形SiO2悬浮液具有剪切变稀的流变特性,且球形SiO2悬浮液的粘度与固含量呈指数关系。球形SiO2颗粒可以制备高固含量低粘度的悬浮液,更适合制备高密度生坯。悬浮液体系固含量可通过优化粒径分布而显著增加:单粒径球形SiO2悬浮液最高固含量为72.2%;双粒径球形SiO2悬浮液最高固含量可达82%;三粒径球形SiO2悬浮液体系的最高固含量可达83.8%。(2)球形SiO2悬浮液体系中,合适的颗粒级配是提高悬浮液固含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建立了多粒径分布悬浮液颗粒堆积模型,并推导出相关公式。当已知单一粒径分布悬浮液的最高固含量时,可以预测多粒径分布悬浮液的最高固含量及最佳粒径配比,而且多粒径分布悬浮液的实验结果和模型结果一致。(3)通过注模成型法制备了一系列陶瓷生坯,优化固相含量和颗粒级配后得到了高致密度的陶瓷生坯,如双粒径分布和三粒径分布悬浮液制备的生坯最高相对密度分别可达92%和92.3%。悬浮液同时满足高固相含量和较低粘度时,制备出的陶瓷生坯相对密度可达到最高。(4)陶瓷的烧结密度受固含量、生坯密度及晶体结构的影响。烧结温度较低时,生坯密度对烧结密度的影响更重要;烧结温度较高时,硅溶胶的含量对陶瓷密度的影响更重要,因为纳米颗粒影响了烧结特性;当非晶态二氧化硅转化为方石英结晶相时,烧结密度更高。在优化的双粒径悬浮液中,当小粒径占比50%,固含量为76.8%时,样品可以在1100℃烧结致密(相对密度:99%),并保持非晶相。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提出用各种各样的工艺制备不同尺度大小的金属杂化物,包括从块体金属到金属纳米材料,它们在电化学、光电化学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块状金属相比,具有独特结构和形貌的纳米材料通常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最近,在纳米材料上负载单原子而形成的单原子材料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掺杂导致的无序度上升,配位环境不饱和,单原子与载体的相互作用等等,使材料的活性位点增多,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导电和催
白光LED的荧光粉涂覆封装是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此过程直接影响着白光LED产品的发光效果与品质。目前许多白光LED的荧光粉涂覆都是采用机械涂覆设备来完成,然而机械设备的运行难免会出现故障,当生产规模比较大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能出现对生产设备监管不力的情况。对于白光LED的荧光粉涂覆工艺,生产参数的细微偏差就会严重影响LED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所以需要对生产过程参数实时监控,保证
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与能源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已居世界前列,但在能源供给和利用方式上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如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比例低、能源安全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研究冷热电混合能源联合优化配置可以有效地为区域电网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利技术支持,提高对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实现冷热电混合能源和电网峰谷的匹配,促进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说话人认证在智能家居、社保认证和金融安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深度学习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说话人认证技术的提升。但是,远场认证依然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注册声音样本和认证声音样本由于录制距离不同,导致信噪比差异较大,严重降低了说话人认证性能。为了提升说话人认证技术的远距离交互性能,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信号增强技术提升远场声音信号的质量,但由于引入了非线性处
作为一种优质可持续的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PLA)因原料来源广泛和力学强度优异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本身脆性大、抗冲性能差,应用推广时应对其进行增韧改性。本文分别采用气相法白炭黑(SiO2)和聚乙二醇(PEG),协同环氧化天然橡胶(ENR)作为PLA的增韧剂,在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作用下,通过动态硫化技术,制备了高韧性的PLA基热塑性硫化胶(TPV)。通过多种测试手段,详
现代食品工业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及高效生产,然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污染等弊病一直阻碍着社会经济转型。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以及后续的快速检测是食品加工生产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前沿课题。Pickering智能响应乳液作为简化操作流程的平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燃料升级等领域。但是目前该技术在食品药品工业领域的应用仍受到极大的局限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外对食品级响应Pickering乳化剂
随着数控行业对产品功能多样化和加工工艺复合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对于数控机床加工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面向复合加工的多轴多通道控制已经发展成为数控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因此,研究并开发一款具备多轴联动、多通道控制功能的数控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了目前主流工业以太网技术之一的EtherCAT,以及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广泛的LinuxCNC开放式数控平台,
微驱动系统是目前机器人、精密制造和医疗等相关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微驱动系统中高精密驱动部件的候选者之一,压电陶瓷驱动器位移分辨率高、输出功率大、响应速度快,在提高机械系统驱动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基于压电材料制作的压电陶瓷驱动器,内部存在具有频率相关性的强迟滞非线性特性,该特性是阻碍压电陶瓷驱动器驱动精度提升的主要因素。本论文以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器搭建的压电驱动平台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压电陶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京都议定书》首次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研究碳交易价格在抑制全球变暖、帮助碳市场健康发展、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参与提供参考依据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为选题提供了数据支撑,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国内与国外等多个维度选取碳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提出了将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相融合的组合预测模型——LSTM-LSTM-LGBM组合预测模型。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而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关注也空前高涨,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网络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物流配送网络呈现混乱与不经济的状态,造成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土地资源无效占用等负面影响。随着国家对碳排放越来越严格的管控,有必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低碳理念规划生鲜农产品选址配送问题,构建低碳冷链物流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