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前景化作为理论基础,对美国著名南部诗人罗伯特·潘·沃伦诗歌主题的分析。前景化作为文体学的重要概念和文体分析的重要手段,在文体学中发展迅速。前景化起源于绘画概念,主要是指将突出作者创作意图的绘画成分凸显于背景之上,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运用于文学分析中,主要是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陌生化”,旨在突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现代文体学将前景化概念用于文体分析,其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不断创新、进步、为文学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它充满想象,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而诗歌的独特风格和语言是前景化特征的一大体现。因此以诗歌为文本体现前景化的手段和特点,可以直观地了解其主要的理论特征,也能对诗歌有更好的理解。本文重在研究研究罗伯特·潘·沃伦诗歌中的前景化特征,以沃伦的诗集为文本,结合当今相关的前景化理论与对沃伦诗歌的研究,旨在以独特的文学角度探究沃伦诗歌中的主题和美学效果。罗伯特·潘·沃伦是美国第一任桂冠诗人,著名小说家,评论家等。作为二战后代表美国南部文学的重要诗人,沃伦的诗歌主题涉及面宽广而深刻。用前景化分析沃伦的诗歌,既能通过实践体现前景化的特征和发展,也能通过前景化分析,探究沃伦诗歌的的写作意图和深刻主题。本文将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导论,正文和结论。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文体学及前景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罗伯特·潘·沃伦的生平,作品介绍及其研究概况,导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此章主要是对文体学的简要介绍,对前景化的系统阐述,及诗歌中前景化的体现方式,即偏离和过分规则化。文体学是通过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文体的一门交叉学科,因此将其用于文学分析时可以兼具文学的感性与语言学的理性。作为文体学中的主要理论,前景化理论被广泛用于文学评论中,通过分析文本中的前景化特征,可以合理的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分析前景化特征烘托下文本的主题思想。偏离和过分规则化是前景化的两个重要特征,此章节对两种特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主要偏于其在理论上的发展,后两章将结合沃伦的诗歌进行详细分析。第二章主要是从偏离角度中,以语音偏离,图像偏离及语义偏离研究沃伦诗歌中的前景化特征以及偏离影响下沃伦诗歌的主题表达。偏离主要是对常规的违背,运用于诗歌中,旨在在阅读,书写,结构上进行创新,增强诗歌的可读性,突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本章通过分析沃伦诗歌中的偏离特点,对现代荒原,自我认知,童年追忆等主题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从过分规则化角度中,在语音层面和句法层面研究沃伦诗歌的前景化特征,以及其影响下的主题表达。过分规则化是对语言常规的过度使用,旨在突出文本的重点,同时起到增强语势的作用。本章分析沃伦诗歌中烘托主题的过分规则化特征,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向往自由,逃离现代社会等主题。第四章主要通过分析上述前景化特征,从形式美,意象美和衔接美三方面,分析沃伦诗歌中的美学效果。形式美主要突出了沃伦诗歌中韵律,色彩和形状的和谐;意象美主要分析了沃伦诗歌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衔接美主要从整个语篇出发,分析诗行之间的巧妙安排,从而更有利于烘托主题。第三部分是对前文的系统性总结。重申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并总结论文的主旨,阐述论文的研究价值及需要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