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性文化”生成的民族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ong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和意识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民间信仰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植根并融入于乡土社会之中,主导着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针对这一现象,大量学者从文化与权力、国家与社会、精英与民间、乡土社会的整合和秩序、象征资本、社会记忆等角度对民间信仰加以解读,探讨了民间信仰与现代化的关系、信仰领域的国家与社会、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互构等方面内容。其中,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动态关系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既往的研究都是在“国家/社会”二元对立的分析框架下进行,忽略了中国所独具的权威主义国家与“分裂”的行政体系的制度背景,将地方政府(基层政府)排除在权力关系的探讨之中,从而也就忽视了微观层面上信仰空间生成的经验性社会过程及其机制。也因此,在我看来,当代民间信仰之复兴和空间再造问题并没有获得一个清昕的认识。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本文以广西中南部的滨阳为个案,以当地的一项民俗活动舞炮龙作为研究对象,以“舞炮龙如何生成为地方标志性文化”作为研究的问题起点,从四个方面考察“民间信仰之复兴与空间再造”的详尽历程:舞炮龙在滨阳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中的地位;舞炮龙和炮龙节的“国家化”历程;炮龙文化的生产及其背后体现出来的文化—政治实践逻辑;“炮龙老庙”的重建与地方社会进行的的互构。通过这个过程的考察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滨阳人力推舞炮龙作为其对外展示的文化标识,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空间语境下的一种地方意识的表达,是基于滨阳特殊的历史和现实从而达成的群体共识。炮龙文化的生产,是文化权力格局的象征符号,是不同目的的不同群体在同一个时空环境中对同一个文化想象的协商和建构的结果。重建老庙不仅使“地方性知识”获得复活与再造,也实现了与炮龙文化的连接,为炮龙文化生产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由此,舞炮龙生成标志性文化过程,表现为一种“文化实践”的过程,既是“传统的再造”,也有“传统的发明”,是基于滨阳特定的“地景”下勾连其历史和现实的加工过的一套最后为官方和地方权势共同使用的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文化,实际上是中华龙文化在滨阳的地方化叙事过程。这一信仰过程的再造,不仅与权力和社会秩序等问题相缠绕,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同时也是一次重建地方崇拜和重塑地方形象的努力。可以说,舞炮龙被形塑为地方标志性文化这一个案显示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民俗复兴”与“信仰空间再造”的完整过程。以小见大,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为更好地理解“民间信仰之复兴和空间再造”这一普遍现象具有启发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讲,本研究所表明的国家、地方政府、地方精英、大众传媒和群众“共谋”合力塑造舞炮龙文化内涵,特别是重建炮龙老庙的故事提醒我们:民间信仰空间是一个充满谋略和手段、斗争与合作、可以被建构起来的空间,这一空间是民族国家、基层政府与民众相互之间较量、协商和妥协的动态“局势”的结果,它不是稳定和刚性的,而是变化和不断转型的。从实践意义上讲,滨阳的个案表明,尽管“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的主流话语,但地方政府或者是至少部分官员在对待民间信仰恢复和重建的问题上仍然有意与民众保持距离,并不会一味迁就民众。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应用学科,随着当前社会瞬息万变的信息发展,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充实得越来越快,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要求也越来越广。鉴于这种情况,初中语文教
<正>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经历从条文走向与经济生活逐步融合并最终规范经济生活的过程,于此同时,围绕劳动合同的变更所发生的争论和纠纷层出不穷,其暴露出的问题的实
本文通过深入哈尼族地区调查 ,接合历史资料 ,分析了红河南岸哈尼梯田形成的文化背景和自然背景 ,认为哈尼梯田的形成是必然的 ,是哈尼族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
网纹辊是柔性版印刷机输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影响生产效率和印刷质量的核心部件,在柔性版印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正确了解和认识网纹辊的有关知识,科学合理地使用
二十一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潮流。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而针对高等教育
符号聚合近似表示法是提取时间序列特征的重要方式。然而,传统的符号聚合近似表示法存在平均化分段数、同等对待划分区间,以及无法准确反映非平稳序列的突变信息等多项缺陷。
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国与国的往来越来越密切,英语早已成为一种世界性语言,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学不但要加强传统的以教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目的,还要在教学中增加文化背
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协调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结构调整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我国发展战略的转化、经济的现代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可持
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领航者,政务服务中心在推进政务公开、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绩效、改善社会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由于思想观念的滞后、
文章采用调查分析方法,对当代公众审美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公众审美理念得到更新,艺术素养逐渐提高,这对增强公众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今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