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打车软件使用的驾驶分心行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道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与日俱增。然而9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因素有关,其中驾驶分心往往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近年来,打车软件的使用人数飞速增长,驾驶中操作打车软件的分心现象也愈来愈普遍,由此诱发的驾驶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对驾驶中操作手机打车软件诱发的驾驶分心行为进行研究,建立驾驶分心检测模型,对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降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驾驶安全与驾驶分心行为的关系,阐明驾驶分心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导致驾驶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系统梳理了手机打车软件使用特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为依据,结合本校驾驶模拟器的实际情况,筛选出本文研究的四类分心操作:蓝牙通话、与乘客交谈、查看信息、信息输入,手机支架的摆放位置为仪表台。随后,在西南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大型驾驶模拟器上完成了基于手机打车软件使用的驾驶模拟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规场景中,有油门开度、纵向速度、纵向加速度、横向加速度、方向盘转角、方向盘转角角速度六项数据标准差在正常驾驶与四类分心驾驶情况下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驾驶员个体差异对六项指标数据结果没有显著影响;非常规场景中,驾驶员在进行驾驶分心操作时,其对危险刺激的反应时显著增长,同时驾驶员个体差异也会对反应时的结果造成显著影响。驾驶员反应时的变化会直接导致避撞方式的改变,但是通过改变避撞方式的补偿行为并未降低交通事故率,驾驶员进行驾驶分心操作时的事故率都显著上升。最后,将驾驶状态分成了三类,即正常驾驶状态、认知分心驾驶状态、视觉分心驾驶状态;基于车辆横纵向控制指标差异性分析结果,构造了驾驶分心检测参数集;运用支持向量机理论搭建了驾驶分心检测模型。随后,随机选取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对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对正常驾驶状态、认知分心驾驶状态、视觉分心驾驶状态的平均正确检测率较高,分别为82.5%、80%、92.5%;将视觉分心驾驶状态与认知分心驾驶状态误判为正常驾驶状态的概率都低于8%;模型总体检测效果较好,可用于驾驶分心检测。
其他文献
通过向滇池蓝藻浆中分别加入生石灰、三氯化铁两种不同量的调理剂并进行抽滤脱水,脱水后采用天然高分子凝胶载体中的琼脂和有机合成高分子凝胶载体聚乙烯醇(PVA)作为固化剂对
集装箱运输是件杂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集装箱运输具有中转迅速及时、运输作业手续简便、货物停留时间短的优势,从根本上保证了货物安全、迅速、准确、及时地运抵目的地,集装
供给侧改革深入实施,环保限产政策趋严,中小产能持续淘汰,供需格局改善,2017年造纸行业景气度触底复苏。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轻工造纸首席分析师周海晨结合有关数据
民事判决的效力体系是诉讼理论中的基础体系,而判决既判力作为这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性不言而喻,日本法学家兼子一教授就曾经在他的著作中对既判力作出了如下评价:“如
天津市房地产市场中心(下称市场中心)近些年以超前的思维主动适应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微观服务方面不断变化的客观需要,自找压力,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攻克多项专业技术建设难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最多、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多处地方发生了地震,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面临着地震的
采用自主设计的静轴肩搅拌摩擦焊设备对3 mm厚2024铝合金进行了搭接试验,研究了焊接速度及搅拌头旋转速度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工艺参数不当时,焊核会形成未结合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使用高速公路出行的车辆将会越来越多。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高速公路的收费方式为人工或者半自动,上述两
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攀升,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交通管理控制跟不上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发。合理的限速
设置合理的限速值是平衡运行效率与安全这一矛盾体的有效措施。不仅为广大交通参与者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以及服务水平,也为交通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旨在以高效、舒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