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狼毒等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mish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辣椒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Schl.)、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ur)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c solani(Ellis et Martin)Jones et Grout)为供试菌种,对14种植物共17种样品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抑菌活性较高的瑞香狼毒和苍耳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17种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离体活性的测定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g/ml时,百部、苦参、龙葵、黄花蒿、苍耳根、苍耳茎叶、狼毒根提取物对至少一种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大于80%,其中,龙葵、百部、苍耳茎叶和黄花蒿对5种供试菌中至少一种的抑制率为100%;泽漆、龙葵、苦参、黄花蒿、苍耳根、苍耳茎叶和蒲公英对至少一种供试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大于90%,其中苍耳茎叶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黄瓜黑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100%、98.80%和98.15%。 2.在离体活性较高的百部、苦参、龙葵、黄花蒿、苍耳根、苍耳茎叶、狼毒根等7种植物样品对番茄灰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的活体测定中,发现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对番茄灰霉病:在黄瓜子叶上苍耳茎叶提取物的防效最好,均在40%以上,狼毒和龙葵次之;在番茄果实上苍耳茎叶、龙葵、黄花蒿和百部等4种提取物的防效均在40%以上,狼毒次之。对黄瓜白粉病的盆栽试验证明:苍耳根、百部、苦参和黄花蒿提取物的保护作用较强,第8天的防效均在68%以上,而治疗作用则以苍耳根和黄花蒿的较强,第8天的防效分别为93.55%和76.34%,值得进一步研究。 3.苍耳茎叶、苍耳根和狼毒的系统研究中,筛选出了上述植物的最适提取溶剂,苍耳茎叶为丙酮,苍耳根为甲醇,狼毒根为乙醇;通过冷浸法、振荡法和连续回流法提取物离体活性的测定,发现上述植物样品不同方法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差异不明显。 4.苍耳茎叶、苍耳根和狼毒根的抑菌成分初步分离中,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分离和GC-MS联用仪鉴定,苍耳茎叶中可能的抑菌成分主要有:6-[(1-乙酰氧基)-3-氧代丁基]-3,3a,4,7,8,8a-六氢-7-甲基-3-亚甲基-5-环庚烯并二氢呋喃、7-羟基-4-甲基-4-(2-氧代丙基)三环[3.3.0,0(2.8)-3-辛酮等13种;苍耳根中可能的抑菌成分主要有:N-苯基-α-萘胺、二氢木香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21种;狼毒根主要有:N-苯基-β-萘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23种可能的抑菌成分。
其他文献
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不是所有的培训方式都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及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传统的教师
本文从饲料行业的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对饲料市场面临的环境进行分析。宏观层面上着重分析人口、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技术变革、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
音乐音响符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在长期音乐实践活动中,对自然以及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声态、动态原型进行不断选择、提炼和抽象的结果。在音乐音响符号形式与现
本课题属江苏省交通厅立项课题。着重探讨与研究了一种能够通过声光报警方式提醒驾驶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与前方车辆相撞的汽车防追尾碰撞系统。这是一种主动汽车安全系统。装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葛德汶·雪莱(1797-185)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弗兰肯斯坦》是哥特小说的杰作,也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本文从哥特小说
本研究主要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山西省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和各主要作物在各地区的竞争优势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山西省
本文根据炮兵指挥自动化系统和炮兵射击训练模拟系统的发展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调研,建立了辅助决策专家模型和炮兵分队射击指挥评估模型,并将其中一些模型应用到相关课题中。实
为了抑制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相间环流,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MPC)方法的环流抑制策略.该方法在传统系统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最近电平逼近调制,通过检测环流方向,利用模型预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录的古典诗文之中,包蕴着丰富的儒家人格思想,是我们今天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极好的思想资源及精神营养。本文紧密联系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在人格学和教育学
智能家居系统是智能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家居系统的研究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这一领域的国际标准尚未成熟。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嵌入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