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胃肠动力性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近十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引起患者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对本病研究现状作了综述。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采用抑酸药和促动力药治疗,虽然疗效确切,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吐酸”、“嘈杂”、“胸痹”、“胃痞”、“呕吐”等病范畴,发病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文献报道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很多文献是个案、经验报道,缺乏设计合理的高质量研究,临床疗效不能为大家公认。因此,发挥中医特色,运用设计合理的高质量研制,开发一种疗效好、见效快的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新药是非常有意义的。通降颗粒是我院唐旭东教授开发的院内科研制剂。临床观察表明,通降颗粒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通降颗粒与构橼酸莫沙必利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通降颗粒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目的:评价通降颗粒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09年2月至2009年4月的门诊患者,诊断为非糜烂性反流病,且符合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型。随机分为治疗组(通降颗粒组)19例,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NERD患者共40例,疗程一个月。从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患者自我报告临床结局及不良反应4个方面,评价通降颗粒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通降颗粒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总症状及PRO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因病例数较少(共40例),通降颗粒与阳性药枸橼酸莫沙必利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趋势表明主要症状及总症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治疗组患者经通降颗粒治疗后,患者的情感职能(RE)、社交功能(SF)、躯体疼痛(BP)和总体健康(GH)四个维度的积分较治疗前有改善。由于病例数量较少(共40例),通降颗粒组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组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通降颗粒可以改善NER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PRO积分、提高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