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磷酸钆纳米材料的超声法合成与性质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llm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因稀土离子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跃迁模式而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信息显示、人类医疗健康等领域。稀土纳米发光材料作为新一代的发光材料,成为了国内外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超声法因具有操作简单及能在短时间、低温下合成纯度高、粒度细、分布均匀的材料等优点,开始受到了关注。本论文采用超声法合成了以磷酸钆为基质掺杂铕和铽的纳米发光材料,通过XRD、SEM、IR及PL等测试方法对样品的晶型、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主要探讨了掺杂离子浓度、溶液pH值、煅烧温度、加入配合剂柠檬酸和甘氨酸等因素对其形貌、晶型及发光性能的影响,也进一步探究了其结构、形貌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内容包括:1、采用超声法合成的GdPO4:Eu纳米发光材料,在pH=2时样品为纳米棒状结构,样品的结晶度很好,而在pH=10时样品为类似球状的纳米颗粒,且结晶度较低。pH值为10时的发光强度比pH值为2时的发光强度大。经过高温煅烧后的样品,失去结晶水,由六方晶系变成单斜晶系,并且发光强度增加,在1000℃煅烧下的样品的发光强度大于800℃下煅烧的样品。2、采用超声法合成了GdPO4:Tb纳米发光材料,在pH=2时样品为纳米棒状结构,样品的结晶度很好,而在pH=10时样品为类似球状的纳米颗粒,且结晶度较低。pH值为10时的发光强度比pH值为2时的发光强度大。在加入甘氨酸后,由于配合物的形成,有利于GdPO4晶体的生长,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加。3、采用超声法合成了GdPO4:(Ce,Tb)纳米发光材料,加入柠檬酸影响了产品的形貌,随着柠檬酸量的增大,样品颗粒的长度逐渐减小,颗粒的宽度逐渐增大,并且在柠檬酸与钆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样品结晶度较好、颗粒较大,发光效果最好。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机—无机复合微球的制备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因为有机—无机复合微球兼有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者的优势,既拥有有机材料的可塑性、易加工性以及生物兼容性,又具备无机物
三维有序大孔(3DOM)材料是一类具有规则而均匀孔道结构的大孔材料,在光学、通讯,乃至化学化工过程有着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在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这种材
本文主要研究了偶氮液晶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包含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合成、光致取向以及织态结构,并对取向升温过程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柔